馬來西亞「鎖國」前一天,飛機已停飛,新加坡義工組織成功為一名吉隆坡病患找到匹配骨髓,獅城女義工分秒必爭,跟馬國醫生相約新山關卡接頭移交骨髓,以接力方式將骨髓送到350公里外的吉隆坡醫院,及時完成手術!
對非盈利組織「新加坡骨髓捐贈計劃「(BMDP)而言,要為病患找到匹配的骨髓著實不易,但在最近一次配對成功的例子,卻因為剛巧落在馬國實施行管令的前一天(3月17日)而增添變數。
當時,組織在本地為吉隆坡醫院的一名病患找到匹配骨髓,骨髓必須馬上送到吉隆坡醫院進行幹細胞移植,否則病患會有生命危險。
組織執行長羅志強說,17日當天所有前往吉隆坡的飛機已停飛,物流公司完全無法代勞。「當時我們都很焦急,因為幹細胞在48小時內必須送到。」
情急之下,組織立刻聯絡了受過訓練、了解幹細胞運送流程的義工朱素瑩(46歲),希望她想辦法趕去新山關卡,將幹細胞交給當地一名醫生,由這名接棒醫生開車將幹細胞送到吉隆坡。

朱素瑩(右)臨時受託,必須在馬國實施行管令之前把骨髓帶到長堤彼岸,交給當地醫生。(受訪者提供)
朱素瑩義不容辭答應幫忙,她下午4點接到電話,立刻回家拿護照,然後趕往指定地點領取保溫箱等物品。
幹細胞的提取和包裝將近傍晚7點才完成,朱素瑩必須在短短几個小時內越過長堤,移交骨髓再返回我國,否則她很有可能會因行管令生效而受困新山。
當日約她喝下午茶的朋友聽說此事,義不容辭開車把她載到兀蘭。對關卡和長堤狀況一無所知的朱素瑩,就這樣提著一袋骨髓,自己往新山關卡出發。

在正式回到新加坡時,已是晚上11點35分,距離行管令生效只有25分鐘。(路透社)
她說,馬國當時就快鎖國,她忐忑上路,心想不論如何都要在新山關卡見到醫生,完成交接。慶幸的是,前往新山的路途還算順暢,沒有遇到什麼阻礙,因此她順利地與新山醫生會面,完成交接。
然而,在正式回到新加坡時,已是晚上11點35分,距離行管令生效只有25分鐘。她感慨地說:「一路上都是對面在堵車,我們這邊反而交通順暢,真是萬幸。交接的那一刻感覺心中大石放下了。」
記者:靳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