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6日訊)這邊放生,那邊釣魚!有宗教團體被指上個月初放生大批雜配石斑魚,釣魚愛好者聽聞後,特地趕到放生地點去垂釣,結果「大有收穫」,其中有人一次釣上20多條石斑魚。
本地海洋保護組織「Marine Stewards」1月20日在面簿貼文,稱有一批雜配石斑魚(Hybrid Grouper,又稱龍虎斑)被放生到濱海南碼頭一帶的水域,這或會導致那裡的生態系統受影響,並呼籲知情者提供更多消息。
貼文中也附上一段視頻,顯示一名男子在濱海堤壩的水域垂釣,並釣到了一整箱的雜配石斑魚。
該組織發言人受詢時表示,他們於上個月15日收到這段視頻,並開始到不同漁場詢問是否有人出售一批雜配石斑魚。「大家都聽說是本地一個宗教團體,在上個月初進行的放生活動。」

男子釣到很多雜配石斑魚的消息很快在面簿上傳開,釣魚愛好者紛紛到這裡垂釣,希望也能有好收穫。(取自面簿)
他們過後又收到另一段視頻,顯示有宗教團體的成員在船上放生一整箱與一整桶的雜配石斑魚和龍蝦。
發言人指出,但他們無法確認視頻中被放生的雜配石斑魚,就是垂釣者在濱海堤壩釣到的那一批,目前還在搜集更多資料。
發言人說,這些雜配石斑魚不屬於本地海域經常出現的類別,而是在漁場裡配種的魚類。「這麼多雜配石斑魚同時出現在濱海堤壩一帶的水域,很大可能就是從漁場購買來放生的。」
記者日前走訪濱海堤壩時,經常到那裡垂釣的林先生(46歲,廚師)受訪時說,他的友人上個月15日到這裡垂釣時,看到一名男子釣到20多條雜配石斑魚。過後有人在這裡放生的消息就在網上傳開。
他指男子釣到20多條雜配石斑魚的消息,隨後也在釣魚愛好者的面簿傳開,因此吸引不少釣友來這裡垂釣。
放生野生動物可罰5000元
貼文在網上流傳開後,有網民留言表示,不應鼓勵放生活動,應該保護生態系統的和諧。
有網民留言表示,放生活動應該要慢慢減少,以保護本土生長的魚類。
此外,據去年生效的野生動物和飛禽(修正)法案,未經許可喂養和放生野生動物者,將面對更嚴厲懲罰。
放生野生動物者,將會面對罰款高達5000元。
國家公園局和公用事業局每年都展開「不放生行動」(Operation No Release)。當局也聯合新加坡自然學會、各學校學生與自願者團體,通常在衛塞節之前舉辦講座、展覽或分發小冊子,勸阻公眾別在野外放生。
雜配石斑魚不宜放生
本地海洋保護組織呼籲公眾,雜配石斑魚較有侵入性,對生態系統有害,不宜放生。
該貼文中提到,雜配石斑魚非常具侵入性,會打亂生態系統,因為它們會與其他海洋生物搶食物和地盤,甚至會吃掉本土生長的魚類,導致本土魚類減少。
根據網上資料,雜配石斑魚也叫「龍虎斑」,是用龍膽石斑(公)與老虎斑(母)培育出來的品種,其肉質細嫩、成長快速、抗病力強,市場價格也好。
Marine Stewards發言人說,有鑒於雜配石斑魚的性質,因此這類品種不適合放生。
「如果有宗教組織想要進行放生活動,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幫忙尋找適合放生的品種和適合放生的地方。」
圖、文/《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