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Telegram冒充他人身份 至少50人受騙

警方提醒民眾提防騙子利用社交媒體Telegram冒充他人身份詐騙的案件。今年1月至今,已有至少50人受騙,損失總金額達至少1萬8000元。
警察部隊和新加坡網絡安全局發表聯合文告說,騙子一般會利用已被盜用的Telegram帳號聯絡受害人,並冒充熟人,誘騙受害人提供手機號碼和生成登錄代碼,進而操控帳號。

警方提醒民眾提防騙子利用社交媒體Telegram冒充他人身份詐騙的案件。(圖:新加坡警察部隊)

警方提醒民眾提防騙子利用社交媒體Telegram冒充他人身份詐騙的案件。(圖:新加坡警察部隊)
在一些案件中,騙子會把受害人加入一個秘密群組或是謊稱要尋人,而要求受害人拍下聊天記錄,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從中套取生成登錄代碼,操控帳號。
騙子也可能要求受害人幫忙確認帳號或解鎖,或是謊稱為取得免費的Telegram會員資格,引導受害人登入假帳號、填上個人資料或點擊連結,騙子就可盜用帳號。
接著,騙子會重施故技,聯絡受害人的親友或向他們借錢。也有騙子利用受害人的照片或視頻進行勒索。直到受害人發現無法掌控Telegram帳號或無法討回欠款時,才驚覺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