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型骨痛熱症病例激增 公眾應重視採取防範措施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發出警告,今年已經通報了超過6200起骨痛熱症病例,而且這一數字可能會繼續上升。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感染第一型病毒的病例比感染第三型病毒的病例多出近兩倍。通常情況下,當不流行的病毒類型開始傳播時,會導致病例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激增。
這一警告強調了公眾採取預防措施的重要性。骨痛熱症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其主要症狀包括高熱、關節痛、皮疹和結膜炎。感染通常通過蚊子叮咬傳播,因此避免蚊蟲叮咬是預防骨痛熱症的有效措施。
公眾被敦促採取以下措施來減少感染風險:
1. 使用驅蚊劑:塗抹皮膚上的驅蚊劑,特別是在蚊子活動的黃昏和黎明時段。
2. 穿長袖衣物和長褲:儘量減少暴露在蚊子叮咬的機會下,穿長袖衣物和長褲。
3. 避免蚊子滋生地:定期清理、倒掉或遮蓋蓄水容器,以防止蚊子在水中產卵。
4. 使用屏窗:在窗戶和門上安裝蚊帳或紗窗,以阻止蚊子進入室內。
5. 密切關注健康狀況:如果出現症狀,如高熱、關節痛、皮疹和結膜炎,請儘早就醫。
通過採取這些措施,人們可以降低感染寨卡病毒的風險,特別是在骨痛熱症病例可能激增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