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新加坡審計署對4個與新型冠狀病毒有關的津貼計劃進行審計,財政部、國內稅務局和新加坡旅遊局在援助計劃中,雖有整體周詳的考慮,也落實重要的流程和管控措施,但仍在4個方面有改進空間,包括對撥款回收的監控力度不夠充足。
審計署昨日發表2022/2023財政年度審計長報告中透露,當局對僱傭補貼、租金減免框架下的現金津貼、租金援助,以及「重新探索新加坡」消費券共4個援助計劃進行主題審計,
審計署發現,有關部門對關鍵考量因素和風險評估等沒有留下充分的文獻記錄,新加坡政府追回錯誤付款合法權利的相關條款與條件沒有及時傳達,發放津貼後的程序有不足之處,例如:對收回津貼的監督不足、對沒有提交所需文件者缺乏後續跟進等,其中一個計劃的評估者與審批者也沒有區分開來。
新加坡政府2020/2021和2021/2022財年在冠病疫情總共支出723億新元,用於保障公共衛生和安全地重啟經濟,並以津貼、援助金、稅務回扣,以及金融和消費券等方式,為個人和企業提供援助。
審計署本輪主題審計審視當局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的支出,總額達到316億9000萬新元。
負責管理僱傭補貼、租金現金津貼和租金援助的財政部和稅務局在發給媒體的聲明中承認,有關計劃的流程與風險評估記錄仍有改進空間。不過,雖然文獻記錄因為局勢迅速發展以及時間緊迫未能完成,但當局對每一項決定都進行了適當的審議,未來的計劃會有更好的文獻記錄。
至於操作流程中出現的失誤,財政部和稅務局已經採取措施調查,並追回超額撥款,經重新評估,所須追回的款項不到3個援助項目總支出的0.5%,總額為8620萬新元。目前當局已經追回超額撥款的99.7%。
「我們會繼續與各個機構合作,追回其餘款項。」
旅遊局則說,審計署點出的主要疏失在於沒有確保「重新探索新加坡」消費券不會發放給不符合資格的人員,而且只有符合資格的商家和產品,才能加入計劃。
「雖然旅遊局落實檢查措施,防止濫用以及發現不當行為,但我們也承認,其中一些流程本來可以更加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