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民眾戴口罩逛烏節路。 圖:CNA/Gaya Chandramohan
政府將檢討我國疾病暴發應對系統框架。
衛生部長王乙康在國會答覆議員詢問時說,這個框架在2003年SARS危機時設立,之後也進行了檢討,我國在2009年暴發的H1N1流感和中東呼吸綜合徵疫情中的應對方式也有了改進。因此在后冠病時代,政府將綜合我國在疫情中吸取的經驗,進一步檢討這個框架。
王乙康說,冠病疫情初期,政府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決定以公開透明的方式,調整疾病應對級別。不過,這也引發公眾恐慌,出現搶購潮。因此,這將是這次檢討的重點,因為設立疾病暴發應對系統框架的目的是讓民眾做好準備,而不是引起公眾焦慮。
部長說,國人在經歷了兩年的疫情後,目前已不再過於關注疾病應對級別,而是關注政府落實的防疫措施,人們也已經知道疫情暴發時該採取的行動。
王乙康說,框架目前仍能發揮作用,但也需將應急準備和公共宣導等考慮在內。
另外,部長也針對反對黨議員林瑞蓮的詢問做出回應表示,隨著我國放寬防疫措施,廟宇現在已可舉辦可提供餐食的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