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7日訊)烏節路公共場所被劃為禁菸區的首3個月,執法人員平均每天發出735個警告,正式執行罰款不久後,則平均每天有14人收罰單。
去年1月1日起,烏節路公共場所正式被劃為禁菸區,煙客只能在特定吸菸區內抽菸,違例者可能被罰款。
禁菸令首三個月內並沒有正式開罰,只是先給予公眾口頭警告,讓公眾有足夠的時間來適應該法令。
去年1月至3月期間,國家環境局平均每天發出735個警告。不過,去年4月正式開罰後,當月每天平均21人收到罰單,但從去年5月至12月,收到罰單的人數就維持在每天平均14人。

據觀察,大部分煙客都在特定吸菸區內吸菸。
國家環境局發文告表示,禁菸區吸菸人數的大幅度減少,顯示大多數煙客已意識到烏節路的很多公共場所,已被劃為禁菸區。
環境局去年7月還對約1000名公眾進行了調查,當中80%支持禁菸區的實施,其中還包括60%的吸菸者。他們支持的首要原因是禁菸區對公眾健康的正面影響。
烏節路一帶目前有54個特定吸菸區,為提高禁菸區的公眾意識,環境局在烏節路超過100個垃圾桶上用醒目的藍色貼紙提醒公眾。
目前,本地有超過3萬2000個場所禁菸,包括巴士站、教育機構等。
環境衛生行動署署長張明順表示,目前看來禁菸區吸菸人數已大幅度減少,希望未來可以保持或更低。
受訪煙客張平(30歲)說:「我支持有禁菸區,雖然特定吸菸區有時比較擠,下雨也沒有遮棚,但還是蠻方便,幾乎每兩百米就有一個。」
提醒煙客
除了部署制服和便衣來抓,環境局另請340個義工定期巡邏,提醒煙客並指引他們到最近的特定吸菸區。
另外,由於禁菸區範圍大,NEA也在一些地區部署了電眼,以便執法。政府科技局(GovTech)和環境局也在研究用視頻分析來偵測在公共場所吸菸的可行性。
在禁菸區內吸菸的違例者,可面對200元(600令吉)銷案罰款或被法庭判罰最高1000元(3000令吉),不分國籍。
為幫助外國遊客了解禁菸區,新加坡旅遊局分發的旅遊地圖也會標上這些區域。
受訪中國遊客王梅(39歲,家庭主婦)表示,她不吸菸,沒注意到有指定吸菸區,但確實感覺空氣很清新,街上沒聞到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