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過去五年增加約一倍 數碼經濟去年為我國經濟貢獻1060億元


報告指出,數碼經濟去年為我國經濟貢獻了1千零60億元,這個數字在過去5年來增加了大約一倍。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同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合作,在首份《新加坡數碼經濟報告》中,公布相關數據。記者謝詩盈報道。
報告指出,數碼經濟去年為我國經濟貢獻了1060億元,這個數字在過去五年來增加了大約一倍。
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同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合作,在首份《新加坡數碼經濟報告》中,公布相關數據。
報告指出,去年數碼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大約17%,跟2017年的13%相比有所增加。
由於目前沒有國際統一的標準來衡量數碼經濟,報告因此將數碼經濟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反映了資訊通信領域的經濟貢獻,這個領域是我國經濟的主要引擎之一,去年為我國經濟貢獻了330億元,比2017年的190億元高出許多,在國內生產總值的占比則達到5.4%。
報告的第二部分則計算我國其他經濟領域數碼化對經濟的貢獻。數據顯示,數碼化去年為我國經濟貢獻了730億元,比2017年的390億元高出許多,而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將近12%。這主要是因為更多企業採納數碼化方案,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的科技採納率更從2018年的74%,上升到去年的94%。
資媒局局長柳俊泓表示,數碼經濟是我國經濟的主要引擎之一。
柳俊泓說,去年貢獻給我國經濟的每5到6塊錢當中,就有1塊錢是來自數碼經濟,而更令人鼓舞的是,增長不僅僅是來自傳統的科技公司或科技領域,當中三分之二的增長是其他領域採納數碼化方案貢獻的,例如:金融、貿易和製造業的數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