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 新加坡將於9月1日推出貓只管理框架,多年以來的組屋「禁貓令」將解除,組屋居民可飼養最多兩隻貓。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陳傑豪今出席寵物外出日活動上,宣布有關貓只管理框架的相關詳情。
在新框架下,居住在新加坡政府組屋的民眾,可以飼養最多兩隻貓和一隻被批准的狗兒品種;私宅的住戶則可以飼養3隻貓或狗。民眾必須為貓咪植入晶片和申請執照,計劃的過渡期為兩年。
在新框架生效前已飼養超過兩隻貓的主人,只要在過渡期內為所有寵物貓申請到執照,申請執照時聲明他們的貓是在過渡期開始前飼養的,並且有能力確保其健康和福祉,就可以繼續飼養它們。
在申請執照前,所有寵物主人都需確保寵物已植入晶片並且知道相應的編號。首次養貓或狗的公眾也必須完成免費的一次性線上寵物飼養課程才能獲得執照。當局可能會檢查寵物主人的住家,確保寵物貓在適當的環境中居住,沒有對鄰居造成困擾等。
自2026年9月1日起,繼續飼養未經註冊的寵物貓將是違例行為。
當局強烈鼓勵寵物主人為貓咪進行絕育,主人在過渡期內申請執照時,已絕育的貓咪將獲得終身執照,未絕育的貓咪獲頒的執照有效期僅限於過渡期。
如果主人在過渡期後為未絕育的寵物貓執照進行續費時,將需支付更高的費用。
寵物貓助養員可在新框架推出後,為助養的貓咪申請執照。 當局將同建屋發展局和動物福利團體為寵物貓助養者制定指南,研究如何允許符合資格的助養者飼養更多貓咪。
動物與獸醫事務組也會在9月1日推出寵物貓絕育援助計劃,為低收入家庭的寵物貓免費提供絕育服務。
另外,當局也將在2011年推出的流浪貓絕育計劃基礎上推出社區貓絕育計劃,為社區貓結紮,植入微晶片,也會為捕捉和安置提供更多資助。
陳傑豪說:「目前新加坡約有1萬3000隻在社區自由活動的貓咪。在持續調查下,相信貓咪的具體數量將有所增加。我們希望透過社區貓絕育計劃,以全面、人道和科學的方式 ,更好地管理社區內貓咪的數量。
動物與獸醫事務組計劃透過一系列教育和外展活動,提高公眾對負責任地飼養寵物貓,以及照顧社區貓的意識。
針對社區貓的管理,當局正與動物福利組織和市鎮會等利害關係人合作,制定指導方案,以便鼓勵更多負責任的社區養貓行為。 指導原則或將包括允許喂食社區貓,在獲準的區域內放置貓咪的飾品(如紙箱)等。
當局預計在今年9月擬出指導原則並在進行諮詢後,進一步修訂。
民眾可上網查詢更多有關貓只管理框架的相關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