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來新加坡土地和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的情況下,許多企業開始將目光投向鄰國馬來西亞的柔佛州,尤其是被視為發展新引擎的柔新經濟特區(JS-SEZ)。根據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的一項調查,超過90%的新加坡企業主對柔新特區的潛在商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圖源:FACEBOOK
柔新經濟特區為新加坡企業提供了一個緩解成本壓力的新途徑,但與此同時,它也帶來了一系列挑戰。原定於今年9月簽署的柔新特區協議,因需要進一步明確法律意見以及「推動基金」的分配問題,已被推遲至12月。
新加坡零售業可能會遭受重創
「推動基金」的設立是由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共同出資,目的是為了促進雙方的利益,但如何分配成了雙方爭議的焦點。對於新加坡來說,柔新特區雖然能夠減輕企業的運營成本,但也存在GDP外流至馬來西亞的風險,尤其是零售業可能會受到重創。

圖源:FACEBOOK
根據星展銀行的預測顯示,隨著新柔地鐵系統(RTS)的建成和柔新特區的落地,越來越多新加坡人可能會選擇前往新山購物,這可能導致新加坡零售商損失高達4%的銷售額,約合21億新元。
這一趨勢無疑加劇了小商戶的擔憂,而他們在即將到來的大選中占據著重要的選民比例,預計新加坡政府在這個關鍵時期會格外謹慎,儘量避免任何可能引發的政治風險,柔新特區協議的最終簽署可能會推遲到新加坡大選之後,即2025年第一季度。
柔佛新區具備明顯的人力資源優勢
柔新特區的另一個熱門討論話題是,隨著新加坡企業在柔佛的業務擴展,它們能夠節省多少人工成本。數據顯示,柔佛的薪資水平雖然正在逐步上升,但與新加坡相比仍具有較大差距,目前許多新加坡僱主已在柔佛設立公司,並將薪資水平設定在新加坡市場水平的70%左右,即7000令吉,這比新山市場水平高出75%。

圖源:FACEBOOK
這種薪資策略不僅有效解決了新山的就業問題,還提高了當地人才的留存率,過去,新山企業常常面臨招聘難題,即使成功招聘,員工也往往會流向薪資更高的新加坡。
隨著新加坡企業以新加坡70%的薪資在新山招聘,不僅留住了本地員工,還吸引了馬來西亞其他州屬的優秀人才遷移到新山工作與居住,這一薪資水平有效地緩解了新山的人才供應問題,為新加坡企業在柔佛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綜上所述,柔新經濟特區的發展對新加坡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即將到來的大選背景下,如何平衡國內外經濟利益,保障本地商戶的權益,同時推動區域經濟合作,將是新加坡政府必須謹慎考慮的問題。
大選之後,柔新特區協議的簽署可能會成為新加坡經濟發展的重要轉折點,也可能會成為新政府上台後面臨的首要任務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