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玉恩至今仍心有餘悸,直到今年8月才敢再次踏入小印度。(海峽時報星期天刊)
小印度騷亂時隔10年,當年的女巴士協調員受訪繪述,那時以為再也見不到四歲的女兒,至今仍心有餘悸,不敢經過事發處。
2013年12月8日晚上,33歲印度籍建築客工薩蒂威爾在跑馬埔路上私人巴士時,因醉酒被女協調員汪玉恩請下車,而薩蒂威爾下車後追著離開的巴士時跌倒,不幸遭巴士車輪輾斃,周圍的客工看到這一幕十分激動,開始攻擊巴士司機,汪玉恩也成為泄憤目標,最後演變成涉及400人的騷亂。

當年一名客工被私人巴士輾斃,最終引起騷亂。(海峽時報星期天刊)
事隔10年,現年48歲的汪玉恩告訴《海峽時報星期天刊》,當年與司機一同躲在巴士上,車外的客工頻頻朝他們扔東西。「我很害怕,一直用雙手護著頭,有人扔了一塊磚頭,打到了我的左眼上方,導致隱形眼鏡都掉了出來,左眉有條很大的傷口。當時血流進我的眼睛裡,我無法看清任何東西,還以為會失明。」後來司機讓她躲進一個垃圾桶里,直到警察到場救了他們。
「我不知道等了多久,感覺像一輩子那麼長,我以為我會死,再也見不到女兒了。」
她後來被送院,臉和腿都受了傷,右手也輕微骨折,眉毛傷口縫了六針,隨後的幾個月里,她不停地做噩夢,經常控制不住地落淚。
如今,14歲的女兒是她最大的支柱。「她一直告訴我,事情已經過去,我現在很安全,不需要再害怕。」她事後辭職,七年前開始擔任負責接送學童的校車乘務員。「不過我每次路過小印度,都會緊張,但我也知道新加坡就這麼小,無法永遠避開這裡。」
今年8月,她10年後第一次到小印度,雖然還是無法到案發現場,但希望可以身作則,讓女兒知道過去的事情就是過去了,不要一直深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