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青年疫情期間自學歐洲7國語言,不僅考取了西班牙文高級證書,還在寫作比賽中獲獎。
今年22歲的譚駿漢除了會英語和華語外,還能流利掌握包括西班牙語、法語、俄語、波蘭語、土耳其語、葡萄牙語與義大利語等7種語言。
他日前受訪時告訴新加坡《新明日報》,自己向來對世界歷史、人文感興趣,也喜歡閱讀報章,只是有時發現譯成英文或轉載後的文章往往無法傳達原文的精髓,所以決定自學外語。
「冠病暴發、實施阻斷措施期間我還在上學,時間相對充裕,便開始在網上搜索語言教學視頻,結合報紙一點一點的摸索,還常常自言自語跟自己對話。」

譚駿漢考獲西班牙文專業文憑,並在寫作比賽中獲獎。
譚駿漢最先接觸的是西班牙語,也對這門語言掌握得尤為熟練。他自學後花了4個月備考西班牙官方頒布的語言水平證書,最終考獲C2的最高等級。
今年6月,譚駿漢也參加了一個西班牙文寫作比賽並獲獎。「我以一個新加坡青年的視角書寫了國民服役時的故事。」
他告訴記者,在眾多外語中,波蘭語是他覺得最難學習的,因為儘管波蘭語和英語都採用拉丁字母拼寫,但語法複雜,讓他很難掌握。他形容其學習過程就像用漢語拼音書寫中文。
由於周圍沒有對應的語言環境,譚駿漢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與外國人交談的機會。他今年年初與家人到吉隆坡旅行時遇到一組外國遊客,當即與他們用外語暢聊。
「他們聽到後都很驚訝。我希望能有更多機會練習口語,將來出國時能夠用上。」
學語言源於興趣,而非為了考取專業文憑。
譚駿漢笑言,自己在求學時曾對作為考試科目的華文興趣不大,因此成績不理想。
在考取西班牙文的專業文憑後,他的想法發生了轉變,認為學語言應該基於個人興趣,而不是單純為了獲得認證。
「學習不同國家的語言讓我開闊了視野,更加了解國際上發生的大小事。」
目前譚駿漢已開始學習希臘語和波斯語,繼續拓展自己的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