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30日訊)因脾氣火爆,陳耀焜年輕時惹上不少麻煩,還多次犯法,甚至在一次打鬥中揮巴冷刀把另一名少年手掌砍斷!他入過兩次感化院,也坐過牢,但沒有被罪惡過去束縛,最終改過自新,目前是經營兩家設計公司的成功創業者。
現年32歲的陳耀焜重歸正途的經歷,是新書《從刻板印象變為生活典範》(From Stereotypes to Archetypes)中,6名前罪犯的勵志故事之一。

前罪犯陳耀焜在新書《從刻板印象變為生活典範》分享親身經歷,想提醒邊緣少年不要因衝動而鑄成大錯。(林澤銳攝)
以開導邊緣少年為主的志願福利團體「生命建設者」(Architects of Life)昨天舉行成立四周年的慶祝會,也推介了這本新書。教育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高級政務次長費紹爾博士以嘉賓身份出席活動。
陳耀焜在書中細述了自己的過去。他不滿父母經常打罵,也想證明自己體格雖小但非常強悍,因此從小學開始便結黨收保護費,也經常與他人毆鬥。
他也加入私會黨,並參與了販賣翻版光碟和毒品等不法行為,分別在13歲和15歲時兩度被判入感化院,第二次便是因為用巴冷刀砍斷了另一名少年的手掌。19歲那年,他也因襲警和早前的其他罪行被判坐牢3年,鞭打3下。
陳耀焜之後決意痛改前非,憑自己對美術的天分與熱忱,努力修讀設計課程,也在設計界闖出名堂,僅27歲便在一家公司擔任創意總監,近幾年也創辦了兩間設計公司。
他坦言,改過的過程不容易。「我不顧別人的成見,刻意結識正當的朋友,讓自己遠離以前的生活。我也學會忍耐,就算被人打也逼自己不還手,避免再捲入毆鬥傷人的麻煩。」
「希望我的經歷能提醒邊緣少年,不要因衝動而像我這樣走一大圈的冤枉路。我也要鼓勵他們,就算犯錯也不要放棄生活,只要有決心還是能找到出路的。」
控制情緒 學會放下
冤家路窄!陳耀焜雖已洗心革面,卻在外頭與朋友用餐時巧遇當年他揮刀「砍」過的人,所幸對方已放下心中怨恨。
陳耀焜約7年前在外與幾名朋友用餐,突然有人拍他的肩膀問:「你還記得我嗎?」
雖然覺得面善,但陳耀焜卻想不起對方是誰,直到對方指著臉上一道很長的疤痕說「這是你乾的」,他才猛然想起對方是他在七八年前打鬥時揮刀砍傷的人。
為了不要連累同桌的朋友,陳耀焜趕緊把此人拉到一旁,向他道歉,還說會讓對方報復,絕不還手。
「我其實嚇出一身冷汗,但沒想到對方竟然說沒有怪我,還感謝我說,因為當年這一刀讓他清醒並離開私會黨,現在才能好好生活。」
陳耀焜受訪時也感慨地說:「得到他的原諒我真的很感動,也讓我意識到原諒他人的力量有多強。這件事也讓我更懂得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放下。」
幫助身邊人
新書《從刻板印象變為生活典範》的書名,其實與「生命建設者」創辦人林耿年的一次親身經歷有關。
他記得幾年前曾在地鐵上看到一名紋身男讓位給孕婦,結果得到了其他乘客讚許的眼光。
「如果是一般人讓位,其他乘客肯定視若無睹。我當時意識到,就因為人們對有前罪犯形象的人存在刻板印象,所以當前罪犯行善時,所能發揮的影響力比一般人還要強,他們其實更能成為其他人的生活典範。」
林耿年也說,這也是他當年創辦「生命建設者」的宗旨,希望給前罪犯一個平台發揮影響力,幫助身邊其他人。
《從刻板印象變為生活典範》每本售價20元(約60令吉),所籌集的款項將用於資助「生命建設者」發起的各種項目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