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如虎口!尤其是遇上了重型車輛……
近幾年來,重型車輛奪走了不少性命。雖然這些車輛只占車輛總數的5%,但在過去兩年時間裡,幾乎每10起致命交通事故中就有3起涉及到了重型車輛。
而去年,新加坡發生了764起涉及重型車輛的事故,其中有34起是致命的。

為什麼馬路上會發生這麼多起涉及重型車輛的致命車禍?
往往車禍發生後,大家都會去責怪駕駛重型車輛的外勞司機,認為他們駕車比較魯莽…
但真的就是他們的錯嗎?
No, no, no…

根據調查,許多重型車輛司機為了應付逐漸上漲的生活費,每天加班5至6小時,有些甚至每天工作長達14至15個小時。
長時間在路上駕駛,一定容易造成司機疲乏,因此人根本無法及時處理馬路上的各種突發情況,最終導致意外的發生。

更糟糕的是,當司機向僱主反應說工作過於疲勞時,僱主卻威脅將司機遣送回國。甚至司機生病了,還持有醫生證明,也被迫繼續工作。
另外,司機的收入過低也是個問題。為了節省人力方面的費用,僱主往往都會把基本工資調得很低,在1500新幣至2000新幣之間。
由此,司機為了增加收入,都必須開快車,以便接更多的活兒。
當然,車禍最直接的原因可能就是魯莽駕駛,但……
生活成本的增加、薪水過低、不合理的工作安排,也都可能間接導致車禍的發生。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新加坡物流協會(Singapore Logistics Association)建議對傳統的薪水結構進行改革。這些建議包括,無論活兒乾得多少,都按路程距離計算薪水等等。
物流服務提供商Bok Seng Group也在車輛內安裝安全設備,例如安裝車載攝像頭,能夠感應到司機是否進入打瞌睡的狀態,並且發出嗶聲,提醒司機。
雖然安裝這種安全設備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每輛車的安裝成本約為4,000新幣,該公司去年在安裝安全設備上的花費也超過20萬新幣。
相信成本高也是其中一種原因,這一方法還並沒有普及到其他公司。
那麼,我們究竟還有什麼辦法能夠解決司機駕駛安全問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