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進口的泰國香米從4月起開始漲價,漲幅高達15%,有小販因米價上漲也起價。
有公眾反應,本地人最常吃的泰國香米從4月來就逐漸起價,接下來相信都必須吃貴的米。新加坡媒體《新明》記者在(5月25日)實際走訪一些雜貨店和鄰里超市時發現,不同品牌與包裝的泰國香米漲幅不一,介於5%至15%之間。
Angel迷你超市的負責人陳文發也透露,店裡售賣的其中一款5公斤包裝的泰國香米漲幅超過15%,從$12.15元漲到$14。
大巴窯四巷的安華雜貨店職員潘先生(36歲)也說,該款香米最先開始漲價,其他的品牌之後才跟著調整價格:
「我相信泰國方面調整米價,是因為收成不好,導致供應量減少。」他表示,店裡5公斤裝泰國香米從$14.80漲到$15.60元,而10公斤裝香米則從$28.80元漲到$30.50元。
粥品飯類 將漲1至2角

(意示圖)
另外,有小販因為米價上漲而調高食物價格,但也有攤販堅持不起價。
在大巴窯4巷第74座熟食中心售賣飯、粥品等的根叔美食世家攤主林根(71歲)強調,不會因泰國香米起價,而換成其他便宜的米:「顧客已經習慣這樣的口感。」
不過為抵消部分開支,他所售賣的粥品和飯類自本月起已起價1角至2角錢,粥品的價格目前為3元8角,早前是3元6角;雞扒飯等飯類的價格目前為4元2角,早前是4元。
大巴窯4巷第73座的來來海南雞飯攤主陳先生(60歲)則說,他10年來都維持價格不變,一盤雞飯賣2元5角。
他披露,50公斤的泰國金鳳香米現在一包104元,起價前一包90元。 「這裡是老人區,我不會因為使用的泰國米起價,而選擇換其他的便宜米,也不會提高食物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