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泉
來源:網易科技

音樂,人聲鼎沸。
6月9日晚上7:30,新加坡共和大廈5層,一出電梯口,熱烈的氣氛撲面而來。
這裡是新加坡最知名的區塊鏈孵化器BitTemple所在地。100多平米的大廳中央,一個歡迎儀式正在舉行。創世資本CEO豐馳正在做一個簡短的演講,他帶了三個項目入駐孵化器。
之後,區塊鏈項目路演緊鑼密鼓地進行。當晚有15個項目要在這裡路演,每個項目只有5分鐘時間。路演區的周圍,塞滿了創業者和投資人,大家三三兩兩熱絡地交流著。
網易科技記者擠到人群中,加拿大人Owen Ma禮貌地讓出一塊地方。他告訴網易科技,他從加拿大搬到了新加坡,因為新加坡政府對區塊鏈的支持。他身邊的一個朋友也把公司搬過來了,他們準備在新加坡經營公司。
現在,數不清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區塊鏈機構像豐馳和Owen Ma一樣來到新加坡。像BitTemple這樣的路演活動,幾乎每天都有。
新加坡,這個位於東南亞的島國,國土面積僅相當於北京五環內區域。可是現在,它看上去正成為全球區塊鏈金融的中心、區塊鏈的新大陸。

中國註冊項目猛增

進入新加坡的區塊鏈項目,是從2017年10月、11月左右開始猛增的。
新加坡區塊鏈技術基金會會長朱紅兵親身經歷了這個過程。朱紅兵2000年移民新加坡,他是漢王當年的明星產品「漢王名片通」的開發者之一,移民之後與國內網際網路圈仍然聯繫甚廣。2017年9月之後,據他估算,在新加坡註冊的區塊鏈項目就有500—1000個。
這要歸因於中國9月份的一次政策發布。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官網發布《中國人民銀行 中央網信辦 工業和信息化部 工商總局 銀監會 證監會 保監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叫停ICO。當時正在中國呈指數級增長的ICO市場,應聲而止。

可在隔海的新加坡,ICO卻沒有被「一刀切」。2017年8月1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即「新加坡央行」,簡稱MAS)數次發布聲明表示,如果發行的數字貨幣是資本市場商品,有資本投資屬性,就將根據證券期貨法受到MAS的監管。但是只要和MAS註冊發行貨幣的內容、經過相關的調查和許可,就可以進行ICO。
此後,大量中國的區塊鏈項目蜂擁而至。
這些項目最初的需求就是兩個:註冊、合規。承接這些項目的,是在新加坡的各大會計事務所、財稅諮詢公司等有公司註冊業務的機構。
當地專業人士告訴網易科技,在新加坡註冊基金會特別簡單,人都不用來新加坡,只要在線提交姓名、手機號等相關資料即可,註冊門檻非常低,註冊資本只要1新元,合人民幣大約4.5元。再交上幾萬到十幾萬不等的人民幣,等上兩周多的時間,新加坡當地的專業機構就可以幫助搞定註冊和合規的所有問題。
陳潤飛擔任董事的Ecovis新加坡盈科威信會計師事務所,經朋友介紹,幫不少中國項目在新加坡註冊了基金會。中國內地很多知名的區塊鏈項目,包括量子鏈、唯鏈、溯源鏈在內都是通過陳潤飛的公司在新加坡註冊了基金會。沒做過任何市場推廣,僅靠口碑和朋友推薦,到目前為止,盈科威信經手過的區塊鏈基金會的註冊就已經將近100個,其中90%都來自中國。現在這塊業務還在穩步增長。
需求之旺盛,使得專門從事區塊鏈項目註冊和合規業務的公司開始出現。新加坡海天會計事務所總經理邱碩就和朋友籌備專門成立了一個公司——BITSG,專門從事此類業務。他們的業務同樣增長很快,邱碩告訴網易科技:「這個增長的節奏是,原來是幾個月有幾家公司,後來是一個月有幾家,現在是每周都有幾家。」世界區塊鏈大會(WBF)?三點鐘新加坡峰會6月8號、9號兩天在新加坡金沙大酒店舉辦。8號當天,從早上9:30進門,到下午5點多,邱碩和他的合伙人已經在會場中各找到了四五家有意向的公司。
新加坡當地區塊鏈圈內人士告訴網易科技,根據他們的接觸了解,目前從事區塊鏈項目基金會註冊、合規業務的公司,少說也有幾十家、上百家。
入駐新加坡

一開始,這些項目只是在新加坡註冊,業務開展還是在自己本來的國家。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項目開始真正進入新加坡運營。
在這裡,有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親自背書的項目Kyber Network(團隊成員以馬來西亞人為主),有被視作EOS的強勁對手的項目Zilliqa(團隊成員主要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也有廣受認可的新加坡本地公鏈項目Aelf。
誕生於中國國內的有全球化野心的行業頭部公司也在紛紛把總部搬到新加坡。中國第一大數字貨幣錢包imToken就是其中之一,今年6月初imToken將全球總部由中國國內遷至新加坡。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貨幣挖礦晶片生產商比特大陸也在新加坡設了分支機構。中國國內最大的數字貨幣交易平台之一火幣網,則早已在2017年10月就將全球業務總部搬到了新加坡,據網易科技了解,目前火幣網在新加坡的團隊已有30多人。
來到新加坡的區塊鏈項目,大多集中在位於新加坡中部的CBD區域和克拉碼頭附近,這裡是新加坡金融機構分布最為密集的地方。克拉碼頭旁邊的克拉碼頭中心大廈(The Clarke Quay Central),因為有諸多區塊鏈公司入駐而聞名。
承接相當一部分創業公司入駐的是提供辦公空間的孵化器。當地區塊鏈領域的孵化器有10多個,最為知名的是科技寺(BitTemple)和優客工場(Ucommune)。

在科技寺位於新加坡共和大廈五層的辦公區,現在已有超過400家企業入駐,整個共和大廈五層都是區塊鏈項目。
而優客工場位於CBD區新達城的辦公空間已有20多家企業入駐,全部都是區塊鏈項目。新達城位於CBD區域,是中國共享辦公領域獨角獸優客工場在新加坡的第二個辦公空間所在地。這個辦公區本來定位在金融科技,可是優客工場新加坡總經理劉恩曦告訴網易科技,由於金融科技領域目前區塊鏈的發展勢頭最為強勁,所以目前入駐的全部都是區塊鏈項目。
還有更多的孵化器躍躍欲試,他們攜帶的資源堪稱「豪華」。
「暴走恭親王」龔鳴創辦的全球區塊鏈孵化器LongHash就是其中之一。今年4月,LongHash落地新加坡。龔鳴是國內幣圈「大佬」,在中國區塊鏈領域人脈甚廣。
iTechBlack也是其中之一。iTechBlack是由iTechClub(網際網路技術精英俱樂部)杭州分會創辦,iTechClub成立於2006年,是國內最活躍的網際網路CTO社群組織之一,被稱為中國網際網路技術精英的「黃埔軍校」。iTechBlack業務拓展經理張榮光告訴網易科技,他們的孵化器準備招聘20—50位員工,計劃6月份開業,同時在矽谷、菲律賓、越南、國內的成都、廈門都會同步設立分公司,主營區塊鏈項目的孵化。目前,張榮光正穿梭在各種區塊鏈活動現場,尋求可能的合作機會。

不過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雖然很多區塊鏈項目來到新加坡,但是很多項目並不把全部的團隊放在新加坡,他們會選擇把運營中心放在新加坡,而把研發團隊放在周邊國家,以節省成本,這順便帶火了周邊國家的區塊鏈產業。比如,Kyber Network的大約25人的研發團隊就在越南,新加坡的運營中心只有10人左右。再比如,BJEX幣君交易平台顧問Dexter.W告訴網易科技,有大批在新加坡運營的公司都把研發團隊放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或者柔佛州的首府新山市,那裡的人力成本比新加坡低得多。
金融服務生態漸起

越來越多的項目湧入新加坡,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也進入新加坡。同時,圍繞區塊鏈項目的一整套金融服務體系正在快速形成。
節點資本創始人杜均就正計劃將節點資本總部搬到新加坡,目前公司註冊已經完成,辦公室已經準備好,正準備在新加坡招兵買馬。
其實早在5月份,由火幣生態、節點資本、BitTemple以及B+聯合發起的世界最大區塊鏈孵化中心在新加坡正式開幕。BitTemple本身亦有節點資本的投資。
「80%的區塊鏈項目,基金會都在新加坡。」杜均向網易科技解釋節點資本要把總部搬到新加坡的原因,「我們如果不去,視野就太窄了。」

節點資本之外,網易科技發現,更多中國頂尖的區塊鏈投資機構都來到了新加坡。
一個月前,了得資本剛在新加坡設了分支機構。網易科技在6月9日的活動現場,遇到了剛入職了得資本的投資經理姚文馳和他的同事們,網易科技得知,目前了得資本的團隊已經有10人左右。
另據網易科技了解,中國區塊鏈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投機構之一分布式資本體系也有一個投資機構在新加坡,名叫BlockAsset。
圍繞被投資的區塊鏈項目,有一系列的專門服務衍生出來。
新加坡Talenta諮詢公司的業務就覆蓋了從幫項目註冊基金會、到發幣、營銷的全流程,是當地最大和最知名的區塊鏈諮詢公司之一。從2017年中至今,這個機構已經為將近200個項目提供過服務。在新加坡,提供ICO相關服務的公司大大小小約有幾十家。
Talenta一年前剛運營的時候,因為業務太過繁忙而騰不出時間去完成公司註冊,以至於公司是在業務開展後幾個月才完成註冊。Talenta聯合創始人Edward告訴網易科技,Talenta起初的辦公地點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附近的一個科技園區,當時園區的共享辦公室里每天加班的公司就兩個:一個是Talenta的戰略合作夥伴Zilliqa,另一個就是Talenta自己。即使是這樣繁忙的程度,Edward告訴網易科技,為了保證服務質量,Talenta也只接了找上門來的1/10的項目。
同時,Talenta的服務已經非常的專門和細分:註冊、合規、市場、媒體、社交媒體、撰寫文案、選擇交易所、發幣、技術,其中每一塊都有單獨的部門來完成。
Talenta的項目覆蓋世界各地。 Edward告訴網易科技,他們做過的項目當中,中國項目只占25%左右,更多的項目來自美國、印度、日本、韓國、柬埔寨、澳大利亞等地。在全球,叫「Talenta」的公司有很多,其中包括印尼最大的人力資源公司,可是由於知名度提高帶來的搜索飆升,現在Talenta在谷歌的自然排名在沒做任何優化處理和廣告投入的情況下已經已經從最開始的第三頁躍升至第一頁的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