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夢依稀,青春不老。

昨天剛參加了高中的同學聚會,見到了多年未曾聯繫的人。本來挺開心點事兒,結果就因為兩位女同學一兩句對話搞得整晚氣氛都很尷尬。
人到中年,除了幾個結婚特別早和幾個獨身主義之外。大家的孩子也都差不多是上幼兒園或讀小學的階段。席間談的最多的自然就是孩子。
蔣菲是我們高中時期的班花。人長得漂亮,學習成績好,大學又考進了帝都的某211。畢業後成功留京並找了一枚土著結婚生子。雖不是大富大貴,但也算是順風順水,小日子過得挺滋潤。
所以蔣菲的性格基本上也沒變,還是當初那個咋咋呼呼有點好勝的公主摸樣。一落座就沒停過嘴,從娘家說到婆家,從老公說到孩子滿滿的幸福與滿足,當中還夾雜著一點小優越感。

說到孩子上學的事蔣菲用胳膊肘懟了懟坐在她左手位正在吃螃蟹的龔雪說:「雪,你家男孩女孩,上學了麼?」
龔雪一直以來都是班裡那個很不起眼的,成績樣貌都不出眾,也不太愛講話。見蔣菲問她,趕緊把手裡的螃蟹放在吃碟里,順手在旁邊的紙巾盒抽了一張紙巾邊擦手邊說:「我家是兒子啊,明年上小學。「
」那咱兩孩子一樣大呀,你打算讓孩子讀什麼學校啊,要不要考慮跟我家的讀一個學校啊?「蔣菲拉著龔雪的胳膊問。
龔雪把前額的頭髮往上捋了一下說:」我跟我老公想把孩子送到新加坡讀書,已經收到那邊政府學校的錄取通知了,明年一月可以入學。「
「喲,這都混到國外去了呀,肯定是看不上我們的學校了。「蔣菲故意把聲音提了提。
「主要是我們在新加坡的分公司需要有一個人常駐,剛好我去那邊就順便陪孩子讀書了。」龔雪解釋了一句就繼續埋頭吃她吃了一半的螃蟹。
蔣菲從凳子上站起來,繞過班長和已經發福的班草坐到我邊上,拿起我的飲料咕咚周了一口,湊到我耳邊說:「有什麼呀,不就是有點錢麼?孩子去新加坡讀書很了不起呀「……
我一時也不知道怎麼接這個話,但是心裡默默的想,「其實真的了不起。
「倒不是送孩子到新加坡讀書多了不起,而是知道在小學一年級把孩子送到新加坡讀書並順利送進政府學校這件事,讓我為』她』打電話(打call)。
因為對於一個國際生來講入讀新加坡的公立小學天知道有多難。
不相信?小翼來捋一捋新加坡政府小學的入學流程和篩選機制,各位感受一下哈。
新加坡小學的入學時間是每年一月,需要提前半年報名,也就是在孩子入讀的前一年的七月開始。
以2019年7月報名為例:那麼2013年1月2日到2014年1月1日之間出生的寶寶就要抓緊時間去報名了。因為新加坡的政府學校小一入讀年齡不可超過7歲。也就是說如果你錯過了這次報名,孩子就只能去讀私立小學了。
那是不是報上名就萬事OK了呢?NO!
新加坡的政府小學把小一入學報名程序劃分為七個不同的級別,寶爸寶媽們要按照自己所屬的級別進入報名程序。
每年的錄取程序會歷時2個月左右,學校按照優先級來分批錄取。
優先級I(Phase 1)拼姐拼哥階段

如果你家裡有兩個寶寶,大寶已經成功入學,那麼恭喜你你完全不用操心二寶了。你甚至都不需要去學校,老師就會把申請表格交給大寶讓他帶回家給你填。而且你的二寶一定會分配到學額。這絕對是實力拚哥拼姐階段有木有。
優先級II(Phase 2A1)拼爹媽階段

1)父母曾經是此校的學生並且在一周年前成為學校校友會的會員
2)父母是校董會/管理委員會的成員
好吧,拼完哥姐拼爹媽,自己的實力完全沒有用木有?
優先級III(Phase 2A2)拼家庭整體背景階段

1)父母或者哥哥/姐姐曾經在此校就讀過
2) 父母是學校的教職人員
3) 孩子就讀於該校的教育部附屬幼兒園
看看,強大的家庭背景多重要啊。
經過以上階段的篩選過濾,熱門學校的學額已經就被占去60% —70%了。
優先級IV(Phase 2B)拼父母愛心階段

1)父母在孩子入學前至少一年參與學校義工工作並已經服務至少40個小時的。
2)如果學校是教會等宗教或會館資助的, 父母是這間教會或會館的成員。
3) 父母是活躍的社區基層領袖。
很多次熱門的學校在這一輪也已經開始抽籤了,就是說即使滿足條件,也不一定能順利入讀。
優先級V(Phase 2C)拼身份和學區階段

終於不用拼爹媽了,但是你要拼身份和學區了。身份順序依次為:公民-- PR,然後再按住家離學校的距離(1km, 1-2km, 2km+)進行抽籤。
優先級VI(Phase 2C Supplementary)拼信息來源階段

如果上一階段抽籤失敗的話,那麼趕緊網羅信息看看哪間學校還有剩餘名額,給寶寶報名也許還有機會哦。
優先級VII(Phase 3)靠運氣階段

終於輪到國際學生(外國人)報名了。寶爸寶媽們需要於六月初在網上申請提交意向書,教育部會在十月通知家長是否獲得一年級入學名額。
每年留給國際學生的名額都十分有限,也沒有明確的篩選規則,所以真的只能靠運氣了。
怎麼樣,看完這個錄取程序是不是也覺得作為一個國際生來講能進入到新加坡的政府小學入讀實在是運氣十足有木有?
小一入學競爭如此激烈,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搶呢?
思
作為一個國際生,在除了小一以外的階段想進入政府小學的話就更難。首先,咱不說,名額限制(新加坡跟歐美國家一樣都是先滿足本地生源的入學需求,如果還有空缺的話才會開放給國際學生),單單是入學考試就把許多中國學生拒之門外了。
相信有些家長是聽說過AEIS考試,它主要的科目為英語和數學。數學的話對於國內的孩子不算大問題。但是英語尤其是寫作部分,基本上達到國內本科生的水準了。
這讓我們這些母語為中文的孩子如何參與競爭呢?而AEIS又是進入新加坡政府小學的唯一途徑。
目前就小翼了解到的信息來講,從國內直接通過AEIS考試來進行插班入讀政府小學的成功率是極低的。
最後加一句叮嚀,如果想讓孩子到新加坡讀公立學校,最好是在幼兒園階段過來,至少在小學一年級一定要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