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已經成為了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物,通話、支付都離不開它。很多留學生落地新加坡第一件事情恐怕就是跟遠在國內的親戚朋友報平安吧,這時候手機沒有流量或者要支付高額的海外通訊費用就不美了,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為大家整理了一份新加坡電話卡使用指南,記得收藏哦~
電信運營商

同國內的移動聯通電信一樣,新加坡也有三家大型的主流電信運營商,分別是新電信(Singtel),星河(StarHub)和第一通(M1),其中新電信(Singtel)是新加坡規模最大的電信公司,信號覆蓋面積和強度相比與其他電信公司會更好一些,此外還有其他一些市場占有率比較小的如 Circles.Life、GOMO、giga!、CMLink,流量和話費會便宜一些,但在地鐵、地下商場等地信號會差一些。

Singtel
Singtel新加坡電信公司是新加坡規模最大的電信運營商,也是在亞洲第二最大的無線網絡公司,信號覆蓋面積和信號強度是各大運營商中最強的,但是話費會比StarHub和M1更貴一些。
使用小貼士
用SingTel卡撥回大陸的話前面加019,例如撥打大陸手機,就是 019+86+手機號,如果是打座機號,則是019+ 86+區號+電話號碼。要注意的是,如果區號是023,010這樣以0開頭的,則要去掉0,例如打北京就是0198610+電話號碼。

Starhub
星和電信有限公司(StarHub),簡稱星和電信,是新加坡三家主要電信運營商之一,也是新加坡的第二大電信運營商。
使用小貼士
StarHub的用戶回撥大陸,需要在號碼前前018,致電中國、香港或台灣只收取本地通話費。

M1
M1 Limited(Mobile1),是新加坡第三大電信公司,也是新加坡大名鼎鼎的平民手機網絡供應商,與上兩家相比通話質量和信號覆蓋率一般,但具備更高性價比的優惠套餐。
使用小貼士
M1的用戶回撥大陸,需要在號碼前前021,致電中國、香港或台灣只收取本地通話費。

CMLink
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說,還有一個性價比很高而且方便的卡是中國移動的CMLink,這個卡是中國移動依託Singtel 的基礎設施推出的。
流量、通話時間可在大陸、香港和新加坡三地共享,意味著可以不用梯子直接回國,瀏覽國內的網頁網速會比較快。
且其每個月有打往香港和大陸的通話時長,還可以綁定國內移動手機號,實現一卡多號,不過這個功能需要另外收費。如果不使用附加功能,最低月費為10SGD,比三大運營商的都低。
使用小貼士
CMLink 的手機號碼綁定的paynow不能用於蘋果應用商店支付,如果有支付需求的話,需辦理新加坡本地銀行的銀行卡。
電信帳戶類型

新加坡的電話卡分為預付型(Pre-paid)和簽約型(Post-paid)兩種類型。
預付型 (Pre-paid)
預存卡內有定量的通話時間和本地流量,用完後可以往卡里進行充值繼續在運營商APP上購買,供給在新加坡逗留的旅客使用。
目前還沒有辦理好Student Pass的同學暫時是無法在運營商處辦理簽約型套餐的,只能使用預存卡,樟宜機場、全島的711便利店、運營商處均有售。
預存卡一般有效期為90天到180天,過期沒有續費的話,卡就會作廢然後回收,購買了預存卡的同學們一定記得要及時查詢話費有效期,進行充值。
選擇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預付費卡不能生成話費帳單,如果想用話費帳單作為地址憑證去銀行開戶的話,還是需要後付費卡。

Singtel預存卡類型選擇

StarHub預存卡類型選擇


M1預存卡類型選擇

簽約型 (Post-paid)
簽約型同國內的電話套餐一樣,每月繳固定費用,但是需要STP才能辦理,值得一提的是,簽約型可以繼承預存型的電話號碼,需要去電信運營商處自己辦理。
建議儘量線上申請,因為線下申請不僅要親自跑一趟,還有可能被收取開卡費,費時費力還費錢;而線上只要提交資料便可以等著卡寄過來了。
需要注意的是新加坡的網絡制式和國內聯通是一樣的,也就意味著和國內電信和移動的不一樣,除非你的手機是全網通或者支持聯通的手機,否則你不能夠使用新加坡的3G以及4G,甚至是5G,而新加坡最新規定是2G網絡不再包括在流量內,因此拿著移動或者電信網絡手機的童鞋們基本意味著不能上網,此時SIM Only便不再合適,應該選擇下面的Mobile Phone Plan。

Singtel簽約套餐類型選擇

StarHub簽約套餐類型選擇

M1簽約套餐類型選擇

CMLink簽約套餐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