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夥伴訴說,到了新加坡很多年,依然在生病的時候不知所措。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新加坡醫療系統的正確打開方式。
新加坡的醫療設施分兩大類:診所和醫院。
新加坡的診所有兩種:政府綜合診所和家庭醫生診所。
政府綜合診所,英文名叫:Polyclinic,每個社區都有Polyclinic,因由政府經營,部分醫藥費受政府補貼,新加坡公民及PR看病會有優惠,所以人也比較多,等待時間較長。

家庭醫生診所,英文名叫: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Family Clinics, 是新加坡最初級的醫療保健單位,在新加坡,幾乎每一個住宅區都有家庭醫生診所。家庭醫生診所是私人運營,也稱私人診所,通常人比較少,等待時間也比較短。

不管是政府綜合診所,還是家庭醫生診所,他們主要負責門診治療,都具有正規執照,隨訪出院病人,疫苗接種,健康檢查和教育等,是屬於短時間的看診,收費較少。舉例來說,對於一些常見的頭疼腦熱現象,患者只需找診所確診和拿藥即可。但對於一些診所無法診斷的病情,他們會幫你預約醫院專科醫生並出具referral letter,將患者介紹給專科醫院,或者是公立和私立醫院。若想直接去公立醫院專科諮詢醫生,若非急診往往是看不到醫生的。

新加坡醫療系統分工比較明確,門診可以由各種醫療機構提供,而住院服務則主要由醫院提供。而醫院又分為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在所有這些醫院中,有應對各種病患的綜合醫院,也有專精單一醫療方向的專科醫院。
公立醫院由於是公共醫療設施,價格相對便宜,就診一般需要預約,等待時間長,也不能自由選擇醫生。並且若非急診,一般不會接受walk-in的病患。
私立醫院的環境更好,服務更周到。但是醫療費用高於公立醫,所以患者少,不需要預約,還可以自己選擇醫生,候診時間短。
如果病情嚴重,可以直接去醫院的24小時急診部,等待時間視病情而定。如果必要,也可以呼叫救護車,救護車會把病人送到最近的一家政府醫院的急診部就醫。
現在知道如果出現身體不適應該如何處理了吧?

鑒於近期新型冠狀病毒依然呈蔓延趨勢,如果有發燒、咳嗽、胸悶氣喘或流鼻涕的症狀,請立即遠離人群,戴上口罩並及時去家附近的診所求醫。
不過感冒發燒本來便很常見,所以大家可以在求醫之前先針對自己的情況做一個判斷,如過去兩周是否出過國,身邊的親朋好友是否剛出過國,在求醫前先致電診所,將您的症狀以及到訪過的國家地區告訴醫生,並聽從醫生安排。

當小夥伴們遇到緊急情況時,往往需要呼叫救護車服務。不過考慮到新加坡高昂的人工費用和醫療費用,大家都會對救護車的費用感到害怕。那麼新加坡的救護車究竟如何收費,呼叫流程又是什麼呢?
目前在新加坡有兩條救護車呼叫熱線:995和1777。新加坡的995熱線由政府統一管理,專門為那些突發心臟病、嚴重外傷、溺水等情況危急的民眾提供免費的緊急救助服務。

然而,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劇,995總是供不應求。為了給995電話緩解壓力,分流一部分輕症患者,新加坡近年來推出了另一個1777急救電話,由新加坡的各大私人醫療機構或救護車運營商管理,那些腹瀉、皮膚炎症、嘔吐、輕度燒傷、低燒等暫時沒有生命危險的病人需要急救時,可由1777派出救護車。病人根據救護車行駛的長度,支付35~60新元(約合210~300元人民幣)的急救費用。而且,在節假日期間,費用還可能上漲到100新元(約合人民幣500元)。
因此,突發急症時先考慮一下自己的實際情況,再打電話,為995熱線節省寶貴的時間,而且,政府也提醒民眾,那些不符合急救標準也打995的病人,也將由1777負責處理。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病人或是家屬不能讓救護車將病人送去指定醫院,只能聽從指揮中心的調派。如果堅持要這樣做,會被收取274新幣的救護車費用。而對於那些非緊急狀況(經由醫生評估),卻使用了SCDF救護車服務的情況,也會被收取274新幣的救護車費用。
以上就是在新加坡的就醫指南,希望幫助到大家!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