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劃皮艇深入卡迪蒙蘇 探索「海岸衛士」紅樹林
紅樹林素有「海岸衛士」之稱,是海岸生態系統極重要一環。位於北部的卡迪蒙蘇自然公園,是我國最大紅樹林河流生態系統之一,除了現有路線,民眾如今也可通過劃皮艇方式,近距離欣賞這個自然生物博覽館,了解紅樹林的生物密碼。
卡迪蒙蘇(Khatib Bongsu)是我國三大濕地之一,早期曾有甘榜以及村民經營的蝦池和果園等,之後在1990年代歸國防部管理,公眾不能隨意進入這片受保護區域。
目前,公眾一般上只能從三巴旺出發,通過水路的方式進入卡迪蒙蘇。

參與者劃皮艇進入卡迪蒙蘇。 圖:葉衍嫻
配合新加坡文化遺產節,生態旅遊公司Kayakasia今年初推出特別的親近大自然行程,帶領公眾通過劃皮艇方式探索卡迪蒙蘇,並了解該水域的早期歷史。目前,這個行程設定為適於初級者參加,開放給四歲及以上的公眾。
39歲的划艇導遊江佩玲在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說,行程分成四個部分,主要可以了解紅樹林裡的一些物種,以及卡迪蒙蘇的歷史,包括早期居住在那裡的實里達族人(Orang Seletar)的生活方式。

參與者劃皮艇探索卡迪蒙蘇。 圖:葉衍嫻
近距離了解紅樹林物種 學習保護環境
記者上周六(14日)參加了這個行程,於早上7點15分隨江佩玲與其他參與者一同出發,深入探索卡迪蒙蘇。
五小時的行程中,不僅可以近距離觀賞到巍然挺立的紅樹植物,如海桑(Sonneratia),並且還能看到多種紅樹林內常見的鳥類與昆蟲,如海鷹、翠鳥和皇蛾的繭。

皇蛾的繭。 圖:葉衍嫻
除了了解這些紅樹林物種外,江佩玲也在行程期間,呼籲參與者幫忙撿起看到的海洋垃圾,為保護環境盡一份力。
她表示:「其實我們在河流裡面,我們沒有清潔工人,那麼就有時候會有海洋垃圾。我們也是鼓勵公眾還有參與者,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幫忙撿一些垃圾,為保護環境盡一份力。」

江佩玲呼籲參與者幫忙撿起看到的海洋垃圾,為保護環境盡一份力。 圖:沈思宇
隨著城市化發展,目前我國的紅樹林面積僅占本島面積的0.5%。江佩玲希望,通過劃皮艇接近大自然的方式,可是提高公眾對於保護大自然的意識,珍惜大自然。
她表示:「我們希望更多人可以以生態旅遊的方式去探索和發掘新加坡的水域,讓他們深一層了解並加強對這個重要區域的認識,可以更珍惜和保護我們這重要的綠地。」

圖:葉衍嫻
首次受邀參與文化遺產節 名額已滿
江佩玲透露,雖然公司推出這類划艇行程已有十年,但這是首次受邀參與新加坡文化遺產節,推出與大自然文化相關的行程,因此感到興奮。
她說:「這是我們第一次參與,當然很興奮,因為我們可以和更多新加坡人分享我們自己的水域,因為通常也不是很多人知道我們可以以劃皮艇的方式去探索。」
配合新加坡文化遺產節,Kayakasia共推出了三天的探索卡迪蒙蘇行程,每天共開放24個名額讓公眾參加。據了解,目前所有行程的名額已滿。不過,江佩玲說,公司還是會根據潮汐情況等,日後再安排推出行程,因此歡迎公眾到時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