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染冠病醫生有過密切接觸,病患服務人員在核酸檢測結果出爐前為了避免行蹤被追查,竟使用12歲侄女的合力追蹤便攜器進行登記,混進商場。
被告陳秀心(34歲)承認一項冒充他人行騙的罪名,其餘兩項交由法官下判時納入考量後,昨天(4月25日)被判罰款一萬元。
辯方在庭上求情時表示,疫情管控措施今天(4月26日)鬆綁後,進入大部分場所的公眾將無須使用合力追蹤便攜器進行登記,判刑應該可以減輕。法官對此表示不同意,認為法庭得依據案發時的情況而定,況且疫情還未真正結束,國人必須時刻保持謹慎的態度,判刑仍得起阻遏作用。
被告案發時是陳篤生醫院的病患服務人員。案情顯示,去年4月28日起,陳篤生醫院爆出冠病感染群,有醫生確診。被告當時擔任醫生的診所助理,因此被列為密切接觸者,必須接受核酸檢測(PCR),並放缺席假在家等待檢測結果。
被告當時其實可以照舊出門購買必需品,但應減少在公共場所的時間,也避免與他人接觸。被告擔心一旦出門會惹麻煩,因此想避免被「追蹤」。
去年4月30日傍晚,被告在12歲侄女的同意下,拿著侄女的合力追蹤便攜器出門,到實龍崗上段的博雅中心(The Poiz Centre)買晚餐。
兩天後的5月2日,被告分別於下午5時17分和5時45分,在濱海藝術中心圖書館和濱海廣場以同樣方式登記入場。
被告的直屬上司約四個月後發現真相,決定報警處理。
律師求情時表示,被告的核酸檢測結果呈陰,她的行為沒有危害到其他人,只是一念之差犯下「愚蠢的錯誤」,被告為此感到非常抱歉。
控方則指被告的行為可能嚴重影響追蹤工作,此類行為若被人效仿,將會對遏制冠病傳播的努力造成打擊,因此促請法官嚴懲。(人名譯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