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月起,衛生部將改變對公共醫院的資助模式,從多年來按照醫院提供的服務給予津貼,轉為根據看診人數每年撥出固定款項的「人頭制」。
衛生部指出,這將給予醫療集群足夠動力和更大的自由,把資金投入預防性保健護理。隨著醫療集群運作各方面準備就緒,這個新的資助模式將逐步擴大範圍。
本地三個醫療集群分別是服務東部居民的新保集團(SingHealth)、西部的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組織(NUHS),以及中北部的國立健保集團(NHG)。
衛生部長王乙康昨天(3月9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衛生部開支預算時強調,在新的資助模式下,每個醫療集群的具體預算不會受影響,實際上還會稍微增加,改變的只是計算預算的基礎。
「我們在必要時會提供適當的手術和治療,但隨著資助基礎轉變,醫院自然會嘗試通過預防性保健護理幫助居民保持健康。」
衛生部也會配合新的資助模式制定一套關鍵健康結果,其中一些指標包括護理素質、健康生活方式和習慣的接受度、慢性疾病的發病率以及治療的成本效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