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吃完晚餐後突然昏迷倒地,妻子連忙召來救護車將他送院,無奈搶救不果,家人震驚悲慟。
《聯合晚報》報導,不幸去世的是劉耀萬中醫師,是美芝路第2座組屋萬安和參茸藥行的老闆,也是該中藥行的註冊中醫師,與妻子育有三名女兒。他在上周五晚上在陳篤生醫院去世,享年65歲。

劉耀萬行醫40多年。(《聯合晚報》受訪者提供)
劉耀萬的二女兒劉佩莉(39歲,中學老師)前天在停柩處受訪時說,父親與母親一起打理中藥行,父親也在店內替病人看診,父母就住在中藥行樓上。父親身體健康,經常運動,從來沒有聽他申訴過不適。
「當天晚上9時,父親吃完晚餐後,正要走去客廳看電視新聞,突然倒地不起。母親看到這一幕,馬上撥電召來救護車,並撥電通知我們。」
她說,她與大姐和小妹立刻趕到中藥行,之後隨救護車到醫院。
「父親被送院後,醫生立刻進行搶救,但還是遲了一步。」
劉耀萬的死亡證書上註明他的死因是「冠狀動脈疾病」,劉佩莉說,家人都很驚訝,因為從來沒有聽說父親申訴身體不舒服。
她傷感地說,父親走得很安詳,看起來好像是睡著一樣。
劉耀萬的遺體停柩在新加坡殯儀館,明天早上9時05分出殯,送往萬禮火化場火化。
行醫40多年
行醫40多年,中醫師醫者仁心,讓病人賒帳,手機24小時開著,讓病人隨時都能找到他。
劉佩莉說,祖父是一名中醫師,在1959年開設萬安和參茸藥行,父親從小就在中藥性行幫忙,邊學邊上中醫課程,成為一名註冊的中醫師,一眨眼就是40多年。
她說,過去幾天,前來弔唁的病人都說父親是一個好醫師,看診時很細心,有時也會開導病人。
「病人不夠錢時,父親也讓病人賒帳。」
她也透露,父親的手機24小時開著,就算和家人用餐時,也經常忙著回復病人的信息或者來電。在三姐妹的眼中,父親為人和善,待人真誠,為她們樹立好榜樣。
劉耀萬也是中藥公會調查主任,曾經獲頒卓越服務獎。即使已行醫多年,依然積極上課,精益求精。
劉耀萬生前是新加坡中藥公會資深執行委員,多年來擔任該會調查股主任至今。他也因協助中藥公會調解和處理會員與消費者,或者會員與代理商之間的誤會或紛爭,於2018年獲頒卓越服務獎。
當時劉耀萬受訪時曾說,身為調查主任,他一直都秉持公正立場,不偏袒任何一方。
劉佩莉表示,父親雖然已行醫多年,但仍然會用自己的空閒時間,出席任何與中醫相關的課程。「疫情期間無法上實體課,父親都會讓小妹幫他報名線上課程,在家上課。」
根據網上資料,冠狀動脈疾病是新加坡最常見的心臟疾病之一。這是指供應血液至心臟的動脈狹窄或阻塞的病症。動脈狹窄是由於脂肪物質沉積在動脈壁上所造成。這些被稱為斑塊的脂肪沉積物可能會持續積聚多年,最終造成流至心肌的血流堵塞。冠狀動脈疾病可能導致患者在勞累或緊張時發生胸痛和呼吸急促(心絞痛)、心臟病發作和心臟衰竭。
文圖來源:《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