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對於國際學校的既定印象是,西方洋人老師、輕鬆的學習氛圍、採用西方式的「全人教育」,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學生成績沒有硬性要求。據立思辰留學360介紹,對此,新加坡輔仁國際學校李校長表示,這是大家對於國際化教育認知上的誤區。事實上,如果想進入高等學府,成績是錄取的衡量標準,海外升學更是如此。「成績是前提,成績是硬實力。放眼全球,無論哪個國家的知名學府,都是以學生的課業成績作為前提進行錄取的。」

李威校長認為,國際化教育應是東方與西方教育的結合。一方面,輔仁國際學校很注重學生成績,並從學校管理、規範制度到課程設置,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除了白天在課堂上由老師教授知識外,輔仁還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探索研究能力。比如每天的晚自習時間,就是學生自己調節學習狀態、查漏補缺的一個過程,他們可以複習課程、梳理知識體系、隨時找老師答疑解惑。自主安排學習計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在大學學習生活中尤為突出,輔仁的晚自習制度也為同學們快速適應大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輔仁也很注重學生的人格塑造。輔仁的學生髮展中心為學生進行心理諮詢、解決生活困難,幫助健全青春期孩子的三觀與性格。此外,輔仁也通過豐富的課餘活動培養學生善良、堅韌、樂觀的品質。例如本月,在「跟著校長走南洋」專題中,學生們跟著李校長到麥里芝蓄水池徒步。長達10千米的徒步中,同學們堅韌的品質逐漸被培養出來。沿途的風景和校長的親切分享,也帶來了平時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學校還會定期舉辦慈善活動,讓孩子學會幫助社會弱勢群體。在李校長看來,只有把學術與全面發展相綜合,才能在國際交流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談及辦校初衷及學校發展的核心動力,李校長分享道:「正因為我本人是中國教師出身,十分了解中國教育環境的局限性,所以拒絕走老路。我們想運用新加坡的國際化平台給國內孩子們帶去更多的機會,搭建東西方的教育橋樑。」在2008-2017年間,輔仁國際學校有566個升學海外優質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牛津大學(Oxford)、劍橋大學(Cambridge)、倫敦大學(UCL)、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南洋理工大學(NTU)、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等世界高校排名百強的offer紛至沓來。
最後,回歸到「什麼是國際化教育」這一問題,李校長從宏觀角度進行分析,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結合東西方教育的特色,注重學生學業成績的同時也重視其個性化發展。如此一來,不僅能學生提供更多進入國際名校的機會,也能幫助他們過渡和提前適應海外的留學生活。

新加坡輔仁國際學校
新加坡輔仁國際學校(Furen International School),原輔仁預科學院(FIS Institute),建校於2000年,是在新加坡私立教育理事會(Council for Private Education)註冊並獲得」教育信託計劃」(EduTrust Certification Scheme) 認證的私立國際學校。
輔仁國際學校專注A/O水準,2008-2017年輔仁升入世界排名前10名大學的升學記錄有25個,前25名大學的有252個,前50名大學的有433個,前100名大學的有566個(有條件/無條件錄取)。
據立思辰留學360介紹,輔仁致力於提供高品質教育及嚴格的學生管理,幫助學生順利通過新加坡的各類升學考試,進入新加坡公立院校或世界著名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