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比歐美一些國家在教育方面更有優勢,比如:低齡陪讀政策,就讀費用低;幼兒園讀完,免試入讀小學一年級;英漢雙語環境更容易適讓孩子適應和融入等等。
託兒所與幼兒園
新加坡的幼兒教育分託兒所和幼兒園,其中託兒所由社會及家庭部管理,幼兒園由教育部管理。
託兒所接收的孩子基本在 18 個月---3 歲之間。
按形式分為職業婦女孩子託兒所、員工福利託兒所、社會服務型託兒所、私立託兒所、商業機構託兒所和家庭託兒所 6 種類型。
按時間分為全日制託兒所與半日制託兒所。
幼兒園主要接收 2—6 歲的孩子,教育課程為 3 年制,分為小班(Nursery )、中班(K1) 、大班(K2) 三個階段。
幼兒園的課程側重於發展孩子的語言技能、社交技能、解決問題的技能,及數字概念、音樂欣賞和戶外活動等方面的能力。政府公辦幼兒園在教學上會注重與新加坡小學知識的銜接,有讀、寫、認、算等教學內容,採用國家統一教材。
幼兒園都是自行招生,學制為每天 2 節課,每周 5 天,每學期 10 周,一年共 4 個學期;每年 5 月下旬起有 4 周年中假期,每年 11 月下旬起有 6 周年終假期。

教學語言
新加坡幼兒園採用雙語教學。
第一語言是英語,按新加坡政府的規定,英語是必須掌握的行政用語,也是學校教學的媒介語。
第二語言是新加坡諸族裔的母語,包括中文、馬來語和泰米爾語。
新加坡幼兒園的多語言學習環境,極大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很多孩子在畢業前就能聽說 3-4 種語言,這無疑為他們將來成長為國際化人才,奠定了堅實的語言基礎。

教學理念與特色
新加坡非常重視幼兒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核心教學理念是責任、尊重、堅持。這對發現和激勵孩子的自身潛能、尊重孩子的自我成長模式、關注孩子身體和人格方面的健康成長,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幼兒園提倡老師要發現每個孩子的特點和潛質,加以引導和激發。同時,老師還要教給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加坡的學前教育理念認為,人為的把教學和保育由不同的老師來負責,不利於老師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因此新加坡的幼兒園不設置專門的保育員,通常每個班都配備一名英文老師和一名華文老師(或是其它母語老師),她們在教孩子上課的同時,還要負責孩子的吃喝拉撒、喂藥、洗澡等,真正體現出「保教結合」。
新加坡另一個特色教育就是性別教育。新加坡的男孩子,從小被教育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女孩子從小被教育做事要細心認真。新加坡的幼兒園,男女廁所是分開的,幼兒入園的第一課就是認識男女廁所。
新加坡是一個多種族國家,由於種族、文化背景和語言的差異,在新加坡的幼兒園不談論任何宗教問題,午餐只吃魚肉、雞肉、雞蛋、蔬菜等,不會有牛肉、豬肉。
硬體環境
新加坡不論是託兒所還是幼兒園,面積都不大。即便政府創辦的公辦園,基本都設在組屋下,幾乎沒有戶外活動場地。
但是在硬體環境、戶外活動場所、教育理念、課程設計等方面,當地的國際化幼兒園絕對一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