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yrinth
新加坡
Labyrinth是世界首家新加坡現代料理餐廳,最新【亞洲50佳】餐廳排名第11位,米其林一星。主廚兼老闆Chef LG Han,新加坡華人,受祖母菜譜啟發,將新加坡傳統美食與富有創意的烹飪方式結合,亦是表達對祖母的懷戀,是一張同為「奶奶寶貝」的我無法抗拒的感情牌。
餐廳取名Labyrinth,意為迷宮,Chef Han希望餐廳就像迷宮一樣,每道菜給進入「迷宮」的食客都是一個驚喜。想在有限時間,有限胃容量的情況下「全面」感受新加坡美食,去到一家現代新加坡菜餐廳聽主廚講故事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甘蔗汁瑪薩拉
歡迎小飲,濃郁的咖喱泡沫下是甜美的甘蔗汁。

OTAH| SAWARA| Finger Lime
熟成馬鮫魚魚泥烏打和手指青檸
烏打(Otah)是一道經典娘惹小吃,傳統烏打由魚肉泥,椰漿,辣椒和香料剁碎後包裹芭蕉葉炭火烤或清蒸。
熟成馬鮫魚(Sawara或鰆魚)泥,帶有一抹優雅的發酵魚香,手指青檸酸度極高,與魚泥相宜。芭蕉葉炭烤後可直接食用,淺淺韌勁豐富口感。
***

ROTI JOHN| TEXTURES OF TOMATO
約翰麵包|番茄的層次
Roti John是新馬的「漢堡」,傳統由烘烤法棍夾沙丁魚醬,蔬菜和美乃滋,齋戒月期間常見。
Labyrinth用番茄蛋白餅(Meringue)模擬法棍,中間夾由番茄肉混合咖喱粉,紅蔥頭等製成的韃撻(Tartare),外裹牛骨髓製作的蛋餅,咖喱美乃滋封口。外酥里嫩,夾餡雖豐富,風味層次尚缺,整體調味類似某番茄膨化食品。
***

HONEY SOY CHICKEN WING| BABYABALONE
蜂蜜醬油雞翅填餡鮑魚仔
蜂蜜醬油烤雞翅,新加坡街頭小吃。就連新加坡李顯龍總理都曾經有過排隊買雞翅的路透圖。
主廚使用傳統廣式燒雞的做法,填餡鮑魚仔,給雞翅帶來有趣的海鮮味。烤技一流,深褐色外皮酥脆,偏愛空口吃,點上小柑橘和主廚奶奶配方的辣醬另有滋味。
***


CORN PRATA| BRILLAT SAVARIN
玉米油餅爆漿布里耶-薩瓦林奶酪
油餅(Prata)包布里耶-薩瓦林奶酪(Brillat-Savarin),這款奶酪在製作過程中混合奶油,因此成品非常柔軟,乳脂含量極高,被稱為「奶酪中的鵝肝」。
奶酪餡類似酸奶糖,一口悶,在柔軟的「手抓餅」里完美爆漿。搭配魚肉咖喱和煙燻茄子,辣度極高,融合印度做法。
***

BAK KUT TEH| CHAWANMUSHI
肉骨茶茶碗蒸
早期下南洋時,南洋華人將豬骨放入治病驅寒的「茶湯」熬煮,肉骨茶應運而生,新加坡的肉骨茶屬於「海南派」,強調胡椒的風味。
主廚通過茶碗蒸的做法完美演繹肉骨茶的每一部分,曼加利察豬(Mangalica)五花薄片汆燙,豬肉味非常香濃。蒸蛋嫩滑,日本舞茸鮮美十足,白鬍椒香氣撲鼻,暖胃好物。表面點綴海葡萄和油條脆,細節拉滿,當天最喜歡的一道。
***

CHILI CRAB 11.0 | SNOW CRAB
辣椒螃蟹配番茄冰淇淋,蘋果卡仕達和油墩子


配方經過十一次調整的辣椒螃蟹。蟹肉混合底部辣椒番茄冰淇淋與蘋果卡仕達,奶香十足,但微膩。
傳統辣椒螃蟹的旁邊總有一盤炸饅頭,Labyrinth使用中式油墩子(Panchino)模擬炸饅頭,油潤酥化,配角比主角好吃系列。
***

HAINANESE PORK SATAY|PEANUT MOLE SAUCE
伊比利亞沙爹豬肉串配韓國年糕,印尼黑果醬和花生醬
沙爹(Satay)指烤肉串,吃沙爹要去街頭小攤,第一時間感受炭火炙烤帶來的梅拉德反應。在新加坡,豬肉沙爹尤其受到偏愛,一般購買沙爹都會配上一小塊糯米飯。
沙爹升級版,採用伊比利亞豬肉的兩個部位:豬頸和五花,汁水豐盈,脂香豐腴。使用韓國年糕模擬原版糯米飯,搭配傳統印尼黑果醬(Buah Keluak)和花生醬,最後淋上菠蘿糖漿,甜口微辣,還原沙爹傳統的味道。
***

FISH MILK SOUP| PATAGONIAN TOOTHFISH
煎銀鱈魚配魚膠魚湯,海菜絲和紅蔥頭
魚湯加魚膠熬煮,沒加牛奶卻十分醇厚。魚膠量把握到位,加入老薑,紅蔥頭,海帶等調味,剛好把魚鮮味拉滿卻沒有一絲腥,混合韓國海菜茸,口感順滑,微微糊嘴的膠質滿滿。
配菜煎銀鱈魚半熟溏心,冬天的魚油脂感非常強,是讓人不禁嘴角上揚的鮮美!另配魚肉麵線,碗底的炸紅蔥頭模擬傳統魚麵湯。
***


POTONG | GINGERFLOWER
菠蘿冰棍配粉胡椒,姜花,玫瑰和脫水菠蘿粒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有用果汁冷凍製作冰棍的經歷。新加坡的冰棍叫「Potong」。菠蘿汁冰凍,點綴的花瓣甚是好看。
***


HAINANESE CHICKEN RICE DONABE
海南雞釜飯配烤雞心,雞肉慕斯和祖母的辣醬
主廚受到日式釜飯(Donabe Rice)做法的啟發,混合越光米和熟成一年的茉莉香米,加老母雞雞湯燉煮,菌菇香氣濃郁,飯粒入味,粒粒分明的同時熟成米粒的軟爛,鍋巴有嚼勁。調味強調菌菇和雞的原味哲學。


配菜雞肉慕斯,祖母配方的雞飯辣醬,雞心燒鳥(Yakitori )備長炭炭燒,滋味濃郁,烤制恰好,多汁彈牙,外塗柚子胡椒略觀日料的蹤跡。
***

ICE KACHANG| CHENDOL
椰子冰沙配椰肉,紅豆,煎蕊和陳皮

靈感來源於童年時的紅豆冰(Ice Kachang)。
主廚全世界尋覓已久,終在日本尋得的已經停產的老式刨冰機。椰汁,椰肉,椰糖,椰子的每一部分物盡其用,突出「可持續發展」,但椰味沒有想像中濃,底部墊紅豆,薄荷味果凍條(Chendol),陳皮調味,回味清爽。
***

PASAR MALAM| WAXY CORN
焦糖黃油冰淇淋配爆米花,玉米粒,跳跳糖和魚子醬
這道甜品來自主廚對夜市(Pasar Malam)蒸玉米的回憶,蒸汽騰騰混合甜美的玉米香,令人魂牽夢繞。
集齊玉米全家福,爆米花,玉米冰淇淋,糯玉米粒,焦糖黃油冰淇淋,點綴魚子醬,跳跳糖,咸甜俏皮。爆米花的加入有些牽強,稍微放置有些潮掉,不如換「黃金玉米豆」,既復古又夠玉米。
***


KAYA, TEH TARIK & EGGS| HAINANESE KA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