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 國大醫學院培育出腦細胞 有望用於治療腦部疾病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成功培育出神經幹細胞,有望用來治療中風和帕金森症等疾病。

醫學資訊: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成功培育出神經幹細胞,有望用來治療中風和帕金森症等疾病。記者謝詩盈報道。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成功培育出神經幹細胞,有望用來治療中風和帕金森症等疾病。
來自醫學院旗下GK Goh神經科學中心的大約40名研究人員成功利用皮膚細胞和血液培育出神經幹細胞。之後,研究人員把神經幹細胞植入患有缺血性中風(ischaemic stroke),並嚴重發炎的老鼠腦部。
負責帶領研究的中心主任張素春教授說,在之前的研究當中,被移植的神經幹細胞因為無法在嚴重發炎的環境中生存而死亡。但通過這項新的研究,被移植的細胞不但成功生存,還能修復受損的腦細胞長達30天。
張素春教授表示:「把這個神經幹細胞植入到腦腔以後,它可以防止炎症反應,它會存活下來,這個細胞會進一步分化,就把缺失的大腦給修復了,這個細胞跟原來其他腦區原先失去聯繫的就重新連上了,這樣呢腦中風的老鼠原先不能比較穩定的步行,現在可以穩定的運動、行走、跑步。」
這項新療法也證實能用在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例如帕金森。目前,研究人員正在申請專利,並等待美國政府批准在人體進行同帕金森相關的臨床研究,預計有望在2025年啟動。此外,團隊也將繼續籌備和中風相關的人體臨床研究。
數據顯示,全球25歲以上的人當中,有四分之一的人一生中會中風一次。截至目前,減輕中風所造成損害的唯一手段是在病發後六個小時內進行救治。即便如此,幾乎所有的患者無法完全康復,一些甚至癱瘓或出現認知障礙,這項新療法有望為中風患者帶來福音。
研究團隊也在探討通過這個方式治療俗稱「漸凍人」的運動神經元病和脊椎神經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