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可在七個地鐵站和東北地鐵線一列主題列車 欣賞到新加坡藝術周作品


公眾從即日起可在部分地鐵站,以及列車內欣賞到由本地藝術家的作品,讓公眾通勤時也能欣賞藝術。
國家藝術理事會同陸路交通管理局建立為期三年的合作關係,以便把藝術帶進公眾的日常通勤中。
為配合新加坡藝術周,在合作的首個階段,本地7個地鐵站,如多美歌、港灣,以及巴耶利峇的牆上將率先展出本地藝術家的作品。主辦方希望通過這些作品,把原本單調的通勤空間,變得更有活力。
陸交局總裁黃南表示,本地每天都有數百萬人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因此地鐵站和巴士轉換站是一個讓藝術家展示作品的理想場所,同時也能促進通勤者與藝術的聯繫。
除了張貼在地鐵站牆上的不同作品,東北線上也推出了一輛名為「我母親說」的主題列車。列車內都貼有長輩們常說的格言,讓公眾在通勤時,跟這些格言產生共鳴。
參與計劃的主要藝術家林綺詩表示,這些格言是團隊從去年11月舉辦為期三周的工作坊中收集到的,每個格言的背後都有特別的故事與意義,等著公眾去了解與探索。
林綺詩說:「我們是希望說通過這個地鐵(的裝飾)對嗎,可能可以喚醒一下他們自己本身的人生格言,是不是有長輩的影響,或者是可能可以想起 『哦,我爸媽以前年輕的時候時常會講的這一句話』,所以是希望他們可以讓他們想起這些小故事。」
國家藝術理事會夥伴及參與策劃司長賴俊銘表示,主辦方也打算擴大計劃的範圍。
賴俊銘說:「接下來呢,我們會推展把藝術帶到更接近民眾生活的一些地區,比如說地鐵高架橋的下面,還有就是我們的那個腳踏車道。我們想藉助就是說,在這整個合作計劃裡面呢,美化這整個通行空間,讓所有的通行者有一個更好的體驗。」
藝術作品和主題列車將展出與服務到這個月28日。


推介儀式主賓,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劉燕玲與作品「我媽媽說」的藝術團隊合照。(圖:蔡依玲)

作品「我媽媽說」在列車內張貼的格言。(圖:蔡依玲)

作品「我媽媽說」在列車內的設計與裝飾。(圖:蔡依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