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四分之三本地人 比12個月前更有信心識別詐騙電話及簡訊

示意圖。(圖:iStock)
調查顯示,本地每四個人當中,就有三人比12個月前更有信心識別詐騙電話和簡訊。
雲端通訊和客戶體驗軟體公司Toku研究向1000名本地消費者展開調查的結果顯示,多達91%的受訪者認為,各機構都在努力提醒公眾有關詐騙手法,並灌輸他們識破騙局的信息。
87%的受訪者說,自從我國落實簡訊發送者身份登記系統之後,他們更容易識別出、那些簡訊是正當的。
不過,調查也顯示,識別騙局的信心提高、並不意味著受騙的風險跟著降低。
千禧一代雖然熟悉數碼科技,但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願意點擊可疑簡訊,這是在所有年齡層中比例最高的。
年齡介於45歲到54歲的群體,只有13%的受訪者會這麼做;年齡介於18歲到24歲的群體,所占比率只有8%。
這結果也許令人感到意外,但報告指出,這同警方在今年九月發布的數據相當一致,年齡介於20歲到39歲的人最有可能上當,這占了受害者總數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