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和學生選擇留學新加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新加坡不少著名的大學都擁有優秀的歐美名校甚至是知名企業的資源,因此很多留學新加坡的學生都期待過學校里的海外交流項目。
在這場學習旅行中,可以認識不同國家的朋友,汲取各種各樣充滿創意的學習經驗,同時還能看到更廣闊的風景,鍛鍊發展自己更多的生活技能,為自己的人生加入一段漂亮精彩的閱歷。
但事實又果真如想像這般一帆風順嗎?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NTU)傳播學學生Jayne Ong,向大家分享了她遠赴英國的海外交流之旅——「苦中嘗甜」是每一位留學生必經的路,希望她的經驗能夠給即將留學或參與海外交流的你們帶來一定建議和幫助。
這是一次發現自我的旅程

海外交流一直被我們譽為大學生活中「最好的一學期」。這場旅行有很多東西值得期待,比如全新的環境和嶄新的面孔,沒有考試高分的壓力,因為考試等級模塊只有「及格」或「不及格」。
但在另一方面,這些「優點」也可能會變成壓力源。尤其像我這樣內向的人。

在去年赴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簡稱King's或KCL)交流之前,我對其他交流生朋友們轉述的故事有很多期待。當我實際親身體驗後,我從中學到了不少新東西,也經歷了一段理想與現實之差卻別樣有趣的生活……
Social Life

我和NTU的朋友在倫敦國王學院。
理想
此前我一直認為,由於文化的差異,在異國結交新朋友是很困難的。我可能聽不懂他們的口音,想要開始一段順暢流利的談話是很困難的。
現實
我所在的大學裡,大多數學生都比我預想的要友好得多。當然,最開始我會遇到一些同學在我說完一段話後,善意地詢問「pardon me?」或「excuse me?」,不過隨著我們逐漸習慣了彼此的口音,聊天就變得更加順暢了。
同時,就像當你走在黑暗中散步,有朋友在身邊會感到更安全一樣,當你的身邊有幾個同樣來自NTU的朋友時,與新結識的國際朋友一起社交會更加愉快和順利。而且作為交換生,你不太可能是大學裡唯一的新加坡人。

我清楚地記得這學期的第一次社交活動——他們組織了一場比薩派對,作為歡迎周的一部分。在找到一個可以休息的座位之前,我們不得不擠過休息室里的人群才能拿到披薩。這時一個國際學生突然向我們走來,作了自我介紹。我記得,那時我只能作聆聽者,偶爾點頭或微笑時,我驚訝地發現我的朋友們很輕鬆地就能和他交談。當他離開時,我們加入了另一組人,而我發現自己更願意互動了。
在聊天時,我會被那些更坦率的朋友「拯救」。當我和陌生人獨處的時候,比如在輔導課上,我不得不走出自己的舒適區。事後看來,我認為學習社交絕對是我在交流中獲得的最有價值的收穫之一。
Finance
理想
如果住在美國、英國這類生活費用更為高昂的國家,成本開銷一定很大。
現實
在交換期間,我花在食物上的錢最多。在倫敦,省吃儉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自己做飯。家裡做的飯成本平均5.20新元,而外出用餐可能貴三倍。

在倫敦我有一個最喜歡逛的倫敦市集——Borough Market ,這裡有一個很受歡迎的奶油軟糖和巧克力蛋糕攤位。
逛街市往往會讓你的錢包迅速變空,因為你很容易在不同的美味小吃攤上吃得太多。
值得慶幸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讓你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享受生活的樂趣。首先,利用你作為學生的身份。除了提供學生折扣的餐廳,我使用UNiDAYS等APP享受學生平台專屬優惠。而這些折扣可以提供的不僅限於食品,還包括美容產品和運動服裝。
Time Management
理想
在遊覽倫敦和到附近其他國家旅遊的同時,我將有足夠的時間學習。在交流中,我可以很容易地培養新的愛好。
現實
開學時,我並沒有走出校園去探索倫敦,而是住進了宿舍。令我吃驚的是,學期過半的時候,我對這座城市的了解是如此之少。
那時,離交流結束的最後期限越來越近,再加上我還有去其他國家的旅行計劃,我幾乎沒有時間去探索這個偉大的首都。這無疑是我最大的遺憾之一,同時也提醒我,或許回到新加坡後,我也應該更經常地走出家門,好好規劃我的旅行時間。

紅色雙層巴士在倫敦很常見。
Academics
理想
學校的考試等級設定並沒有那麼難,因此我是可以規劃好我的學習時間的,我可以放心大膽地去盡情玩。
現實
不要期望學習只要在公園裡散散步看看書就可以了。
由於這學期成績並不重要,我在KCL中選擇的課程內容是基於興趣而選,並不是我是否能在這些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同時也確保我所選的模塊能夠與我在NTU的模塊相匹配)。
除了我的主要課程——電影研究,我還修了地理學,這些都是我沒有任何學術基礎的。然而,我很快意識到這意味著我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理解課堂上教的內容。

開學第一天,我走過這個大廳,被它的宏偉壯觀所折服。
儘管如此,我還是對自己選擇的課程感到滿意。這些風趣的老師一直激勵著我,到學期結束的時候,我覺得我在這場冒險中是有滿滿收穫的,我學到了很多新東西。
永遠記住,每個人的交流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你聽到的關於其他交流生的故事,並非可以用來衡量這種千載難逢的經歷的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