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起,新加坡的教育部就接納了小學教育檢討與執行委員會(PERI)的建議,逐步推行措施,以此提升小學教育的質量。
這些有關措施的目的在於讓孩子的學習過程更生動有趣、富有意義,同時培育和灌輸孩子更平衡的技能和價值觀。
新加坡的老師們究竟是
如何把寓教於樂
落實到課程中的呢~

新加坡的教師採用更具創意的教學法,讓課程內容活潑生動。
例如,孩子們將通過調查任務和真實生活中的活動,學習數學概念;通過角色扮演和戲劇演出,掌握語言技能。

品格與公民教育課程結構分為四個部分:品格與公民教育課、級任老師輔導課、品格與公民教育校本課程以及品格與公民教育指導單元。
其中級任教師輔導課是由級任教師傳授社交與情緒管理技能。

級任在塑造學生的品格過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從2012年起,所有小學開始推行級任指導課的制度。
學校每周撥出一節課,讓師生進行更好的互動,老師也可以藉機教導學生各種社交和情感技能。
為了鼓勵學生走出課室、主動學習,新加坡的教育部特別設計了藝體陶冶計劃,讓孩子有機會激發新的興趣,學習新技能,培養良好的品格。
在校的孩子將有機會在上課時間嘗試體育活動和接受戶外教育,以及學習表演和視覺藝術。

從去年開始,藝體陶冶計劃已經逐步在所有小一和小二班級推行。
課程輔助活動是新加坡全方位教育的重要環節,在塑造學生個人品格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新加坡的學校有一系列精彩有趣的課程輔助活動供學生選擇。其中包括:體育活動、制服團體、視覺和表演藝術、學會和社團等。

這些活動可以令孩子具有堅韌的個性、跨文化意識、信心及創意。
學習成效的評估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全面評估注重技能的提升和價值觀的灌輸,以及知識的學習。這樣有助於孩子建立更強的自信心,提高學習熱忱,進而充分發揮潛能。
小一時不會過於注重期末考試,著重點在於讓孩子能更輕鬆地適應與融入學校生活。

校方也會時常給予家長反饋意見,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表現優秀,以及仍需改進的地方。
新加坡的教育十分注重孩子的身心成長和實操能力,不會一味的採取「填鴨式」和應試教育。
因此孩子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能快樂的成長。
選擇新加坡留學的話
切記要趁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