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在地鐵站和巴士轉換站辦清潔日 近300人玩遊戲增進環境清潔知識

為配合新加坡清潔日,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次長馬炎慶連同近300名參與者齊聚淡濱尼地鐵站乘搭地鐵到其他地點玩遊戲。(圖:曾琬瑜)
為配合新加坡清潔日,近300名參與者環島走透透,到六個地鐵站和巴士轉換站玩遊戲,認識如何保持新加坡環境清潔的知識。
公共衛生理事會在前年4月首辦新加坡清潔日(SG Clean Day),並每年每個季度舉辦與清潔有關的活動,旨在鼓勵公眾保持環境衛生。
為配合新加坡清潔日,昨天(12日)清晨6時至午夜,超過140個地鐵站和28個巴士轉換站沒有清潔工人打掃,藉此提醒公眾維持環境衛生人人有責,不能完全依賴清潔工人。
陸路交通管理局和所有六家公共運輸業者今早8點30分,與近300名參與者齊聚在靠近淡濱尼地鐵站的Tampines 1購物中心,參與「悠遊尋蹤(讓我們) 一起行動出遊、隨手凈空「(Travel Quest - Let’s Go Places, Let’s Clean Spaces! )活動。
這項活動時長四小時,有六項挑戰須完成。參與者拿著主辦方預先充值10元的易通卡,從Tampines 1購物中心乘搭公共運輸到不同地點包括巴西立巴士轉換站、巴耶利峇地鐵站、實龍崗地鐵站、碧山巴士轉換站、兀蘭綜合交通中心和裕廊東巴士轉換站。
活動目標是提高國人對公共環境衛生意識,同時體驗新加坡公共運輸的便利性,參與者到六個地點完成六項與清潔相關的遊戲後,就可以獲得一個禮包。禮包有巴士模型、餐具、扇子、飲料和蛋糕等。

馬炎慶乘搭地鐵到巴耶利峇地鐵站玩遊戲。(圖:曾琬瑜)
這六項遊戲包括:
1)地點:巴西立巴士轉換站
遊戲:拍照環節
參與者自拍一張照片後,寫下對清潔工人的感謝詞,表達他們為保持新加坡衛生環境清潔的謝意。
2)地點:巴耶利峇地鐵站
遊戲:清潔艙撿「垃圾」
遊戲就是模擬到清潔艙借工具撿垃圾的情景,讓參與認識到新加坡最常見的垃圾如
菸蒂、用過的紙巾、食品包裝、塑料袋等。
3)地點:實龍崗地鐵站
遊戲:廁所保持清潔
主辦方設立模擬廁所,參與者將貼紙黏在廁所正確位置,教育公眾使用廁所時要衝乾淨、不要亂丟用過的紙巾、保持地板乾爽、馬桶清潔等信息。
4)地點:碧山巴士轉換站
遊戲:歸還托盤
參與者將標籤排列在托盤正確位置,傳達在外用餐歸還托盤的習慣。
5)地點:兀蘭綜合交通中心
遊戲:把垃圾丟進垃圾桶里
一些公眾沒有對準垃圾桶,把垃圾丟在垃圾桶周圍,主辦方說這也是亂丟垃圾的一種。所以通過遊戲讓參與者對準垃圾桶丟垃圾。
6)地點:裕廊東巴士轉換站
遊戲:念口號
念出「Let us keep SG clean 」口號,就能獲得一個禮包。

郭美玲(41歲)帶著10歲的女兒張樂娟和9歲兒子張樂傑起了一個大早,從義順來到淡濱尼參與活動。(圖:曾琬瑜)
父母帶小孩參與活動 培養愛乾淨的習慣
家庭主婦郭美玲(41歲)帶著10歲的女兒張樂娟和9歲兒子張樂傑起了一個大早,從義順來到淡濱尼參與活動。
她說,每天都會使用公共運輸,所以保持公共運輸環境乾淨至關重要。「所以讓孩子從小就學會怎麼保持環境乾淨,培養好習慣,長大後也會有這樣的意識。」
張樂傑今天也穿上用洗衣袋製作的服裝,打扮成新加坡清潔日的玩偶「Trashmon」的造型,用心滿滿。
郭美玲也說,清潔工人像隱形英雄,她的哥哥從事清潔服務工作,有時半夜還到小販中心幫助拿病假的清潔工人打掃衛生,確保小販中心乾淨。

為什麼要參與活動?小學生陳俊豪:「因為要把新加坡保持乾淨和美麗。」(圖:曾琬瑜)
另一名9歲的小學生陳俊豪與姑姑一起參與活動。問他為什麼要參與活動?陳俊豪開心地說:「因為要把新加坡乾淨和美麗。」
他的姑姑則說,每個人都是新加坡的一分子,所以大家應該維持國家的環境衛生。
新捷運僱傭500名清潔工人
新捷運集團總裁沈維明受訪時說,新捷運共僱傭超過500名清潔工人為巴士和巴士轉換站打掃。此外,新捷運也使用清潔機器人,通過先進技術高效率地完成清潔工作。
「我們的清潔工人也具備操作清潔機器人的知識,機器人負責大面積的打掃工作,巴士內的小角落就需要清潔工人負責打掃。」
他說,目前不是所有巴士轉換站和地鐵站使用清潔機器人,但是未來考慮使用機器人在所有巴士轉換站。
新捷運也計劃在機器人內安裝攝像機,幫助提高乘客安全和保安。

參與活動的公眾近300名。(圖:曾琬瑜)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次長馬炎慶出席活動。他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新加坡每天有超過1600萬趟巴士和地鐵班次,這說明進出地鐵站和巴士轉換站的公眾之多,如果大家都亂丟垃圾,很難想像公共運輸設施會有多骯髒。所以大家要
整潔乾淨,使我們的通勤體驗愉快。」
發起這項活動的公共衛生理事會主席愛德華·迪西瓦(Edward D' Silva)也參與活動。
每年全島設立五個清潔艙
全島目前共有18個清潔艙,公眾可在鄰里、公園或海邊找到清潔艙,地點以東海岸居多,靠近廁所或垃圾槽的位置。首個清潔艙在武吉巴督設立,巴耶利峇地鐵站附近不久後也將設有清潔艙,公眾可到清潔艙借用清潔工具如垃圾夾、水桶、手套、垃圾拖車等進行清潔工作。完成後把工具清洗乾淨再回到清潔艙歸還工具讓他人使用。

主辦方在巴耶利峇地鐵站設立模擬清潔倉,借用清潔工具撿垃圾,傳達保持環境衛生的信息。(圖:曾琬瑜)
公共衛生理事會發言人說,接下來每年會在不同地點設立五個清潔倉。根據公共衛生理事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因疫情關係2020年使用清潔倉的人數達2740,隔年上升至1萬1049人,但去年卻下降至4490人。發言人指,平均40%到海灘的人會使用清潔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