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迪眼裡,中峇魯是小小的快樂島,住著不少老人和貓,也有他愛吃的本地美食,宛如現代化的 Kampong,有著非一般的魅力。
「中峇魯有很多老人和貓,是個小小的快樂島,雖然我不認識所有鄰居,但它卻像是現代化的 Kampong(馬來語,意指小村),有其與眾不同的魔力。」
中峇魯是新加坡最古老的住宅區之一,一些地標建築如有90多年歷史的齊天宮、靈感取自飛機的弧形設計的五層樓組屋等,當然少不了匯聚多種道地美食的中峇魯熟食中心與菜市場。
「我的快樂不是物質上的。我快樂,是因為我有很多機會去完成我從未想像過的事,比如在這裡完成電影製作、成立創意公司。而且當我向客戶介紹非一般的構思想法時,他們認為有趣、特別。這對我是莫大的鼓舞,是很快樂的。」
快樂,在他眼裡,其實很簡單,是內心對想法追求後、付出努力後的滿足感。
或許,你我的快樂早已在心田深處,只是刻意被忽略了,只是沒有破釜沉舟、去尋覓快樂的勇氣。
正如安迪所說的,簡單的「ya loh!」新加坡式英語,在芬蘭語中,找不到可貼切的替代詞,只有在新加坡住久了,細細玩味方能詮釋。
他的最愛……

美食既在咫尺之遙,安迪卻只情系這裡的魚湯、雞飯和肉粥,還有甜品煎惹 (chendol)。
在經過10多年的味蕾訓練後,黃姜飯的辣也絕對難不倒他,味似煤氣的榴槤也愛吃。
「不過我至今還是吃不慣油膩膩的食物,剛來時,我無法想像除了雞胸肉,帶皮的雞腿也能吃,很不習慣。當然,現在吃雞飯,不會只點雞胸肉而已。」

此外,本地常見的肉粥,在芬蘭是沒見過的,「芬蘭也有粥,但以甜為主,是燕麥粥。把肉與粥混合在一起,在芬蘭是不可能的組合。」
如果要挑有什麼不習慣的地方,就是他對住宅區的車笛聲以及大自然的思念。
來新加坡之初,新加坡的高樓大廈是新鮮的。但冠病疫情阻斷措施期間,活動範圍受限於中峇魯的幾條街,對大自然環境的渴望油然而起,特別懷念一覽無遺的遼闊視野。
「沉浸在四下無人、一望無際的大自然,沐浴在一片謐靜之中,將會是我一輩子最思念的東西。」還好,公司在芬蘭設分行,安迪有了回家的理由。
(圖片由陳福洲、受訪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