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公眾申訴,盛港廣場(Kopitiam Square)食閣售賣的福建蝦面和炒粿條起價1元5角,蚝煎則起價2元,漲幅有點離譜。
《新明日報》讀者孫先生告訴記者,他於上個月26日到盛港廣場的食閣,發現有一些食物價格暴漲。他說,上個月19日時,食閣內的福建蝦面和炒粿條的價錢為4元,如今卻賣5元5角;蘿蔔糕則從3元變3元5角;小份的蚝煎則從5元增加至7元;沙爹也從6角漲至1元。
食客鮑先生(31歲,工程師)受訪時說,起價2角或3角是可以接受的範圍,但超過1元就太多。

炒粿條從原本的4元漲到5元5角。
食客宋先生(43歲,自僱人士)則稱,起價2元確實太貴,但該攤位的食物值得買。
對此,有關攤位的負責人李先生(54歲)受訪時告訴記者,漲價在所難免。他透露,用職總應用程式或建國一代的顧客,均能享有10%優惠,因此才選擇加價。「攤販承擔這些折扣價,優惠10%的話,我們售價5元的食物賣出去,扣到來的話,利潤也不多。」
除了福建蝦面和炒粿條的攤位,記者也發現,食閣內大部分的攤販陸續都在調整售價,有些起價2角錢,有些則漲了5角錢。
受訪攤販毛先生表示,漲價的原因與成本有關,其中包括人力、食材方面的成本,以及調高後的消費稅。
李先生透露,價格表不久前更換,有熟客發現後,寧願選擇不光顧。他補充,確實收到有關價格的投訴,一天甚至多達數十次。

食客投訴,攤位的食物價格漲幅有點高。
「漲價後,生意也受到影響,可是沒有辦法。」
據了解,攤販起價的決定,一般都要獲得食閣批准,之後才能更改價格。
受訪食客透露,到處都起價,漲幅還能被接受。
朱莉安娜(40歲,家庭主婦)趁著齋戒月期間來光顧攤位。她說,本身算是常客,也意識到攤位的食物價格增加。
「我每次都打包炒粿條,4元變5.5元,不過還是可以接受,畢竟現在到處的食物價格都是這樣。」
另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食客也同樣認為,加價在所難免,現在的餐飲價格普遍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