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考慮讓自己的孩子出國留學。而低齡留學,也就是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送他們出國接受教育,成為了一種趨勢。
然而,低齡留學適合每個孩子嗎?這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新加坡教育的三個特點,幫助家長們找到答案。
雙語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體制以精英教育為目標,承襲英國教育傳統,採用大英國協式的公私結合、聯合辦學的教育體制,同時兼具東方基礎教育優勢,既保留中國的傳統文化又教授西方的先進理論。
對於低齡學生來說,雙語無疑是最好的學習環境。學校內除了母語課程外,其他課程都是以英文為教學語言。中文與英文貫穿學生的學校和日常生活。
另一方面,也有許多家長擔心,孩子在學校只說中文會不會對英文進步沒有好處?實際上,雙語環境的優勢在於此。在課堂上,英文作為教學語言,為孩子營造了全英文的溝通環境。如果孩子確實不明白某些問題,他們可以及時地與老師反饋和同學溝通,這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英文水平。
無論是在政府學校還是國際學校,學生構成都非常多元化。孩子在與同學交流時,也是一個互相學習的過程。孩子可以練習英文,而同學則可以練習華文。此外,家長也不必擔心孩子因為英文不好而被同學排擠,因為學校會提供一個友好、包容的學習環境。


圖源:加拿大國際學校 雙語項目
全人教育
作為一個融合多元文化且推崇精英教育的國家,新加坡的基礎教育水平在全球位列前茅,同樣耀眼的,是新加坡中小學孩子的綜合素質表現。
當以全球化的視角來審視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的素質教育質量時,我們不得不將目光聚焦到經合組織每三年舉行一次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中,根據最新的2018年測試結果顯示新加坡學生在數學、閱讀、科學測試方面排名全球第二,在全球化素養方面排名穩居全球第一。
如今,新加坡教育更加注重對學生「德」的教育。為此,新加坡教育部設立了品格與公民教育組,全面規劃學生的品格教育課程,回歸以學生為本,發展全人教育的目標。這一轉變把道德品質的培養放在第一位,逐步引導學生學會與人相處、團結合作、終身學習、與時並進,並不斷提升解決問題、善於創新等能力。
新加坡教育的六大核心價值觀是:尊重、責任感、堅毅不屈、正直、關愛、和諧。這一重大轉變突出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新加坡教育者、學生家長及社會普遍達成了共識,他們認為學生成績固然重要,但成績不是生命中唯一的大事。在學校里,還有許多生活上的事物值得學習,這也是新加坡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

除此之外,新加坡擁有非常完整且豐富的課外輔助課程體系。
CCA,即Co-Curricular Activities的簡稱,也就是「課外輔助課程」。雖名為輔助,但CCA在實踐中卻是新加坡教育部為全國的中小學生設立的必修課程,是在國家層面上貫徹全人教育理念下實現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國家方案」。

新加坡教育部部長黃循財在社交媒體也曾表示,「教育不僅僅是追求良好的學術表現,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從小培養良好品格和價值觀,以及鍛鍊如何與他人溝通和協作等軟技能,我們正朝著正確方向邁進。」


圖源:萊仕國際學校 CCA
嚴格的紀律與規則
新加坡教育質量世界第一的背後有許多重要因素,新加坡政府官僚體系內都是世界一流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政府有明確的施政目標,那就是將新加坡這個前英國殖民地發展為一個富裕經濟、優質教育的國家。
新加坡教育系統注重學生的紀律和規則。學生需要遵守各種規則和紀律,以確保校園安全和秩序。這也有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和習慣。
不僅在校園體制內,新加坡的社會治安世界一流也受益於其嚴謹的紀律規則。根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的《 2021年安全城市指數》,新加坡被評為全球第三大安全城市。
新加坡一直以高效安全的形象示人,是個典型的法治社會,對各種犯罪行為都有極其清楚的判定,並有完備的法律法規。雖然新加坡國土面積小,但全國一共安裝了約86000台監控器,相當於每1000人有被15.25台攝像頭監控。
現在,您對新加坡的教育風格是不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