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容器歸還計劃兩年後啟動 業者和民眾仍存疑慮

飲料瓶罐退費制一旦在國會獲得通過,將在兩年後啟動。受訪業者和民眾對這種朝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表示認同,但執行上卻存有一些疑慮。
飲料瓶罐徵收押金,全國商聯總會表示,攤販大致上支持新措施。
有攤販指出,雖然這不會增加成本,不過可能導致工作量增加。
受訪攤販說:「我們沒有地方可以收空罐,會有很多蟑螂,很不方便,這個地方太小,還要特地走去另外一個方向回收,浪費很多時間。」
全國商聯總會小販部主席劉福記表示:「不是每個小販中心都適合有一個回收站,設施設計是不一樣的,有些地方是真的好窄好小,沒有這麼寬闊,忽然放一個回收站在那邊,可能就造成人們走路也不方便。」
受訪民眾則反應不一。
一名公眾說:「同樣地點回收那就無所謂,可以在組屋樓下特別設一個機器,我們放進去,然後還錢給我們。」
也有人說:「有些人是直接丟掉空罐了,不是說在乎那個0.10元錢。」
另一人說:「我覺得有點麻煩,為0.10元,要拿來拿去,這樣真的很麻煩。」
根據當局在2021年初針對1000戶家庭進行的調查顯示,超市是所有年齡層選擇回收的地點之一。為進一步為顧客提供便利,國家環境局也會同業者合作,在社區更多地點設立回收站。
當局表示,計劃推出的首兩年,回收率目標分別是60%和70%,到了第三年就會提高到80%。當局估計每年將有8億個塑料瓶和鋁罐被回收使用。這個目標也同全球50多個實施類似計劃的國家和地區是一致的,這些國家就包括挪威和德國等。
新加坡塑料再循環協會表示,飲料瓶罐退費制計劃是改善新加坡整體回收率的必要步驟,否則回收率低於理想水平,不過計劃的成敗也取決於有效的實施和監管進展。透明信息、企業和公眾的參與都非常重要。新加坡亞太釀酒廠回複本台詢問時則表示,全力支持飲料瓶罐退費制,並將與利益相關者緊密合作,確保順利實施,同時也期待同國家環境局合作,探討如何採取更全面的方法,將所有形式的包裝廢棄物納入生產者責任延伸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