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調查:5.4%受訪者同時患有抑鬱症和焦慮症

國立健保集團綜合診療所的一項調查顯示,8.7%的受訪者患有抑鬱症,焦慮症患者則達7.3%。令人關注的是,5.4%的受訪者同時患有抑鬱症和焦慮症。他們一般介於21到39歲。
國立健保集團綜合診療所團隊在2021年12月到2022年4月期間,對3505人展開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同時患有抑鬱症和焦慮症的人達179個,當中超過九成是年輕人。症狀也較為嚴重。這份報告已刊登在新加坡專科醫學院醫學期刊。
國立健保集團綜合診療所家庭醫生兼助理顧問蔡裕聰醫生說:「年輕人可能處於夾心一代,所以他們同時間又得照顧年邁的父母,同時間又得照顧年幼的孩子,在這段期間他們也得兼顧自己的工作事業和經濟上面的許多的壓力很多時候病患會說,我不會有抑鬱症和焦慮症我沒有,他們處於一個拒絕接受的一個狀況,或者是他們可能接受我可能有抑鬱和焦慮症的症狀,但是他不一定接受治療。」
調查也發現糖尿病患者以及女性,患上抑鬱症或焦慮症的風險較高。國立健保集團表示約一成的病人症狀較為嚴重,被轉介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葉碧麗醫生的診所就是其中一家加入心理衛生家庭醫生聯營計劃的診所。她說有一成病人確實面對程度不一的抑鬱或焦慮情況。她一般在病人前來看診時通過聊天方式
觀察病人是否有任何精神上困擾。
她說:「一旦你見到病人後,你可以通過她的舉止、說話方式等大致判斷她是否出現焦慮。所以這需要一些技巧。雖然社會對心理健康的刻板印象有改善,但如果有人被診斷有精神分裂症,他們更願意去看家庭醫生而不是去心理衛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