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公司通過居家驛站服務減成本 站點一年內翻30倍

網購逐漸成為主流的購物方式,賣家開始對包裹配送費更精打細算。為降低成本,有物流公司通過配送員的住家作為包裹驛站,站點一年內翻了30倍,達到1200多個。也有大型電商平台陸續在私人住宅區等地方開闢更多驛站。
多年來在家經營團購生意的包裹驛站參與者胡雪兒去年7月起,開放自己的住家作為電商平台的包裹驛站,每天平均有100人上門取貨。
胡雪兒說:「好是因為都是很靠近,然後他們也不用擔心說他們的包裹被放在他們的門口外面,被人家偷之類的。」
電商平台Shopee說,儘管送貨上門服務仍是主要的配送方式,但從去年起發現有更多人希望在鄰近的住家取貨,因此也開始採納這個運作模式。目前旗下已有數十個居家站點。
電商平台新加坡市場總監蔡高仁表示:「自提點其實最主要的就是網絡多大,自提點跟買家的距離有多遠,當自提點靠近的時候,再加上免運,這個趨勢自然而然地就會漲起來。」
像組屋這樣子的地方,送貨員一次性就可以把貨物送上十層樓給不同的買家,但是像排屋還有公寓等地方,密集度就比較低,因此這家電商平台接下來的咨商團隊就會專注於排屋和公寓等地來擴張居家自提點。
另一家物流公司ParkNParcel去年重啟了居家驛站的服務,短短一年內活躍站點就翻了十倍達300多個,非活躍站點則有1000多個。
物流公司總裁陳彥宏說:「我們都會有一些電郵、通訊軟體來跟他們一起溝通,所以如果假設他們有遇到什麼問題我們可以直接回答,如果假設他們預測到他們下個月可能出國還是什麼,他們也是可以在我們的系統裡面放他們不在。」
隨著更多物流公司和電商平台對居家包裹驛站表達興趣,業者預計將在今年內把站點擴大到近30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