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谈“新冠”真硬:中国逆转、窗口政治、怒怼美国

2020年03月22日   •   1万次阅读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3月21日12时,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7万例,波及国家与地区超过170个。

(图:来源自网络)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正检验著各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在深刻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一次答记者问备受关注!

谈中国——逆转

谈窗口——政治角逐

谈风向——愚蠢的诋毁

以下是部分硬核内容——

(图:来源自网络)

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是中国疫情防控实现逆转的关键

问:经过艰苦努力,当前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世卫组织评价,中国疫情局势实现逆转。您觉得中国实现逆转的主要原因在哪里?

郑永年: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突发的疫情,这对每个国家都是一个重大考验。中国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把那么大规模的疫情控制下来,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从我观察,原因主要在三方面。

第一,强有力的执政党和有效政府。在面对疫情等风险危机时,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未知病毒不仅给防治带来科学方面的挑战,更重要的是病毒的不确定性、人传人特性所带来的社会恐慌。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够迅速采取有力措施,稳定社会情绪。这种强大政府的存在给予人们信心和定力,带动全社会协同一致共渡难关。

中国政府承担起防控责任,迅速推出有效举措,举国动员起来,各地政府、军队、社会方方面面都能有效配合。湖北武汉抗疫,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医疗队伍对口驰援,等等,都是中央政府统一调度指挥,各地具体执行落实。这样的体制、这样的调度能力,非常高效、快速,在别的国家很难看到,也很难做到。

第二,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给战胜疫情以强大的经济、科技、医疗卫生资源支撑。中国有非常齐全的工业门类和完整的产业链。从口罩、防护服、消毒液,到救助设备、医疗设施、检测试剂,等等,都能快速生产。而西方很多国家普遍缺少口罩,美国还要从意大利运50万份咽拭子回国,看似简单的物资生产,反映出他们没有这种即时的生产制造能力。

第三,中国人民的高度配合。中国老百姓是很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不像西方普通民众那样比较松散自由。所以,我们看到,武汉“封城”和某些西方国家“封城”后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中国民众普遍更加自觉自律,更加配合政府。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就说,中国抗疫取得成果应归功于中国政府的领导以及人民的配合,“如果没有来自政府的坚定承诺,没有(人民)强有力的配合,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些国家错失防控“时间窗口”,同政治角力有很大关系

问:对于中国抗击疫情为世界争取到的“时间窗口”,西方一些国家表现不尽如人意。您怎么评价这些西方国家抗击疫情的表现,这背后有怎样的政治体制运转逻辑?

郑永年:西方媒体和政治人物早期批评中国的那些话,现在完全可以用来批评他们自己的政府。西方一些国家比如美国,明明看到中国疫情蔓延的局势,却仍然慢半拍,这和他们的政治体制有很大关系。特朗普政府应对疫情的策略,背后有选举的考量,两党斗争的考量,还有国会里复杂的角力等。

政治上较劲,又掺杂部分政客政治利益的得失在里面,政府在面对危机时就很容易拖延、行动缓慢。美国实行联邦制,州政府也是主权政府,因此联邦政府在跨州协调能力上往往力不从心,很难一下子推出有效的政策措施。而中国很不一样,我们看到,疫情暴发以后,中国政府是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采取的措施是果断坚决的。

行动迟缓,部分也和西方国家的国民性、公共卫生资源储备和生产能力有关系。一些国家检测试剂、口罩、防护服等储备明显不够,为了避免社会恐慌,只能对疫情“轻描淡写”,最终导致拖延。

对病毒搞污名化是愚昧的,实质是想转移矛盾、撇开责任

问:近期,美国一些媒体和政客屡屡称“中国病毒”“武汉病毒”,这种污名化的做法用意何在?您有什么看法和评价?

郑永年:这种污名化的做法和世卫组织的决议明显背道而驰,很愚昧。实际上,特朗普妄称“中国病毒”,在美国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希拉蕊·克林顿就回击“总统正转向种族主义言论,以转移人们注意力,(掩盖)他未能及早认真对待新冠病毒、未能广泛提供检测、未能为美国应对危机做好充分准备”。民主党参议员沃伦也公开反对特朗普的种族主义言论。

污名化的做法,包含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病毒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的,抗击疫情是全球的责任。

病毒来源何处,是一个科学问题,要由科学来寻找答案,而不是搞政治化、污名化。他们这种做法是想转移矛盾,撇开责任,为自己前期的防控不力、失职失责找补。这是欺己欺人,不仅不能成功,反而会影响自身对疫情的判断,影响本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病毒的源头在哪里,怎么命名、怎么防控,应该交给科学家,而不是交给政治人物去妄下判断。

全球抗疫合作,要摒弃政治偏见

问: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呼唤全球团结合作共同抗疫。各个国家之间应该如何有效合作、应对好这次疫情?

郑永年:病毒没有国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这一次,世界各国都看到了中国政府的道义和担当。在防控自身疫情的同时,力所能及地给予很多国家支援帮助。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合作很好的努力方向。命运与共,不能只是有福的时候同享,有难的时候更要同当。

就疫情合作而言,要多讲一点科学,少一点意识形态的偏见和种族主义的色彩。各国的政治不能成为合作的阻力,而应该成为助力。把疫情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对哪一个国家都没有好处,对解决疫情也没有任何帮助。关键还是全球共同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式开展合作。对每个国家的防控经验,不能用带着政治色彩的有色眼镜去看,要拿科学态度去看。世卫组织来中国考察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一些西方媒体反而质疑“为什么老是夸中国”。所以,一定要用科学的眼光去评判,相互汲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采取适合本国国情和制度体制的防控措施,这样全球才能更团结,抗疫合作才能更有效更坚定。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7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6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3万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中国东北走出的传奇女王来新加坡了!“我不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
2025年07月06日   •   2万次阅读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劝“我”别来新加坡?看完后我破防了……
2025年07月05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300新币补贴!申请和使用完整流程一文看懂
2025年07月05日   •   2万次阅读
他等了14年,新加坡永居一直被拒!3岁就来了,一口流利的Singlish
2025年07月05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这么小,抵抗有什么用?挡得住吗?
2025年07月04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阅读
新加坡巴士上丢东西怎么找回来?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7月03日   •   9747次阅读
黄循财喊你领钱了,这些人最高可领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9063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7353次阅读
新加坡前内阁部长将出任南洋理工大学高级顾问
2025年07月04日   •   7182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182次阅读
新加坡组屋区要开通无人巴士了!中国造,靠谱吗?司机怎么办?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阅读
最新!新加坡储蓄券VS国库券VS定存!哪种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阅读
嘀——你的新加坡野邻居上线中,请及时查收
2025年07月03日   •   4788次阅读
榜鹅海岸巴士转换站启用,旧站即将翻新,增风扇长椅
2025年07月01日   •   4446次阅读
蔡澜助理回应遗产分配:少去八卦别人隐私!新加坡财富传承的三重密码
2025年07月01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最赚钱的几个行业!2025最新版出炉,你在其中吗?
2025年07月05日   •   42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