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丹聞名世界的景點虎穴寺。(圖:蔡佑霞)
出國做瑜伽、冥想、到山林徒步……旅修(wellness tourism),顧名思義是「邊旅行邊修行」,主打在玩樂之餘,尋找身心靈平衡。而這類旅行的模式,也日漸受到新加坡人的歡迎,其中「幸福國度」不丹的詢問度偏高,受訪旅行社表示,今年截至目前,報名前往不丹的旅客人數已接近2024年全年總數的兩倍。
《8視界新聞網》記者在6月杪受曾兄弟旅行社邀請前往不丹,與不丹首相策林·托傑(Tshering Tobgay)和工業、商業和就業大臣朗傑·多吉(Namgyal Dorji)見面交流,實地體驗當地的觀光和服務潛力。
除了普納卡宗等風景秀麗的景點,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被譽為「世界十大寺廟之一」的虎穴寺。虎穴寺位於帕羅峽谷3000英尺高的懸崖峭壁上,爬山和下山全程約五個小時,相當考驗體力,但絕大多數身體健康的遊客都能順利登頂。
進入寺廟後,不能攜帶手機和攝影器材的訪客,會在導遊的帶領下體驗靜坐,讓旅程「觀光」也 「觀心」。

早晨的不丹山腳下風景如畫。(圖:蔡佑霞)
每年僅接待30萬名旅客
不丹地廣人稀,人口僅70多萬。據觀察,當地沒有大量旅客擠得水泄不通的情況,為景點增添了一分寧靜。不丹以「高價值、低容量」(high-value, low-volume)的旅遊政策聞名,雖沒有強制限制旅客人數,但目前的目標是每年僅接待30萬名的旅客,以保護國家的自然環境和文化遺產。

不丹金剛座釋迦牟尼佛像總身高51.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之一。(圖:蔡佑霞)
不丹首相策林·托傑6月29日與新加坡媒體見面時,談到了旅遊業對當地的重要性。除了能為這個發展中國家帶來收入和就業機會,旅遊業也能造福其他相關行業。
他也提到,要維持「環保、負碳」、強調「國民幸福總值」的品牌,是艱難且昂貴的,但不丹不改初衷,因為不丹想把旅客當「朋友」。

不丹首相策林·托傑6月29日與新加坡媒體以及曾兄弟旅行社代表見面。(圖:曾兄弟旅行社)
到過的旅客成不丹「旅遊大使」
「不丹的旅遊業與大多數地區的旅遊業略有不同,當遊客到不丹時,即使他們不再回來,大多數人也會成為不丹的摯友,他們幾乎成了不丹的大使。」

始建於13世紀的扎西確宗(Tashichho Dzong)是不丹久負盛名的佛教寺院,同時也是首都廷布的政府中心。(圖:蔡佑霞)
工業、商業和就業大臣朗傑·多吉6月30日與新加坡媒體見面時提到,目前新加坡旅客是入境不丹第四多的旅客源,排在印度、美國、中國的旅客之後。他說,不丹希望歡迎更多國家的旅客探訪,而不希望被特定單一國家的旅客淹沒。
「我們希望將不丹打造成一個真正多元文化、多語言的旅遊目的地」。
不丹旅遊局局長Damcho Rinzin透露,去年有2000名新加坡遊客到訪不丹,預計今年將增加至3000人。

穿不丹傳統服裝拍照,也是不少旅客必打卡行程之一。(圖:曾兄弟旅行社)

穿不丹傳統服裝拍照,也是不少旅客必打卡行程之一。(圖:蔡佑霞)
業者:旅修受30、40歲青年歡迎
曾兄弟旅行社發言人說,旗下前往不丹的包機旅行團數量已大幅增長,從去年的六趟增加至今年和明年的總計30趟,充分反映了國人到不丹旅遊的強勁需求 。
業者也觀察到,近年來,特別是在疫情之後,旅修在新加坡旅客中越來越受歡迎,更多30、40歲的旅客,不再滿足於傳統觀光旅遊,而是更傾向於具目的性的旅程,例如與大自然、身心健康有關的旅行。

不丹最美麗的宗堡普納卡宗。(圖:蔡佑霞)
發言人說:「不丹在這一領域獨樹一幟。這裡的旅修項目並非刻意打造的產品,而是根植於佛教哲學和不丹「國民幸福總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理念中的生活方式。相較於其他目的地的『包裝式』養生體驗,不丹提供的是更安靜、更真實的身心療愈。」
曾兄弟旅行社也表示,接下來也將開發更多此類有獨特主題的行程,例如融入文化元素的蜜月之旅、讓旅客享受大自然的輕冒險路線,以及結合正念與慢節奏旅行的養生休假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