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想着退休?不如取消退休年龄限制吧

2019年07月24日   •   1万次阅读

老龄化,已然成了很多社会所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现如今,医疗条件进步,人们寿命普遍增长,几乎每个国家的退休年龄都在上调。

那么,在这种趋势之下,我们还有必要设置退休年龄吗?

教授简介

Sumit Agarwal | 艾格华

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德光杰出讲席教授

商学院金融系主任

美国·威廉康星大学经济学博士

研究领域:房地产金融、行为金融学、家庭理财、金融法规等

明年, 我就50岁了。

按新加坡的最低退休年龄62岁来计算,这意味着我还可以继续工作12年。

迈入中年,我就已经开始对退休的必要性产生疑问。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工作让我每天都能有强烈的使命感。

近期,新加坡劳资政三方工作组正在研究老龄工人问题,考虑提高退休年龄上限。鉴于新加坡日益老龄化的人口现象,我认为应该彻底废除“退休”这项政策。

取消退休年龄限制,我认为有以下四点理由:

从历史来看,规定退休年龄有助于一个经济体管理劳动力,并使之与人口增长相适应。

在一个青壮年人口多于老年人口的国家,如果没有法定退休年龄,年轻人可能会难以就业,进而导致失业率上升。

此外,过高的失业率可能会加快选举的产生,也可能破坏选举的进行,因此它也是民主国家的一大争论点。

以印度为例,2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人口总量的30%至40%。在这种情况下,规定法定退休年龄就很有必要。否则,很多处于就业年龄的年轻人就会失业。

然而,在日本、韩国和新加坡这些人口增长缓慢的老龄化经济体中,高龄工作者已不再对失业问题造成威胁,那么设定退休年龄是否还有必要呢?

第二个原因,时至今日,人的预期寿命更长了。

以传统观点来看,退休是人生进入下一阶段的仪式,这意味着老员工可以放下工作去享受劳动成果了。

不过,过去人类的寿命预期比较短。而今,由于技术、医疗保健以及生活方式的进步,现在的人均寿命预期已经增加了很多。

以新加坡为例,预计到2030年,人均健康寿命能达到76.7年。随着寿命延长,人们存放在中央公积金(CPF)的退休储蓄也需要增加。而正因如此,人们需要继续工作。

还有研究表明,由于怠惰,退休人士会比预期更早死亡。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在调查中发现,男性在62岁以后的死亡率整整上升了2%,而这正是美国人可以申请社会保障金的年龄。

男性死亡率出现上升的现象,与他们退出工作,以及随之而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具有一定关联。

充分发挥潜力

眼下,新加坡人可以工作到62岁以后,但有一些雇主利用这个最低退休年龄的规定,将其作为排挤高龄员工的一种机制。

人们普遍认为,继续聘用高龄员工的成本较高,而他们的生产率又较低。因此许多雇主宁可招聘需付薪资较低、能接受培训的年轻员工。

结果就是,重新找到岗位的高龄工作者只能从事一些相对不重要的工作。

在美国,由于没有法定退休年龄的,国家的失业率非常低,薪资报酬和生产率则很高。

这是在高龄员工中进行的自然选择过程,一些高龄员工选择继续工作,一些选择退休,还有一些则因为生产力不足而被解雇。

为了避免错失良机,雇主们应该制定并采用新的策略,让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能够贡献更高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建设企业机构文化,并为机构创造额外的价值。

此外,由于新加坡的人口增长率较低,继续雇佣年纪较大、经验更丰富的员工其实并不会威胁到年轻员工的工作机会。同时,废除退休年龄也有望减少新加坡引进的外国人才的需求。

更优秀的工作表现

还有一点,雇主也要获得更多授权。他们应该拥有保留高绩效的员工、解雇表现欠佳的员工的权利。

为了解决经验丰富员工留用成本较高这一问题,雇主可向他们提供兼职这一选择,与他们协商以保持现有的薪资水平,或者干脆重新界定其工作范畴,让他们以顾问、咨询人士或战略规划人员的身份留下。

雇主应当为经验丰富的员工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其能力的平台。

以学术界为例,一所大学可以为有热情的教师安排更多的教学工作,同时适当减少科研工作。

在减轻其工作量的同时,对应薪资也应作出适当调整。如此一来,经验丰富的教师仍可以活跃在自己的岗位上,而学生也能继续受教。

有了这样的灵活性,雇主们就更可能留住年长的员工,避免人才流失。

对于今天的新加坡来说,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已显得不合时宜。当国家处于人口快速增长的阶段,这样的政策可能是必要的。

然而,新加坡现在已经从大量移民涌入转变成安居且老龄化的阶段了。

我们必须意识到,许多年长员工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而这些能力并不会因为他们年纪到了62岁就消失不见。

新加坡需要新的思维,要把年龄的增长视为与宝贵经验、成熟技能相关的观念,而不是年老就代表无能。

只有当法定退休年龄被废除之后,我们才能看到这样做的好处——生产效率提升,通过以老带新和培训更好地将技能传承下去。

此外,如果这些高龄员工能够继续工作,他们不仅不会破坏,反而能促进中央公积金的平衡,也减轻了公积金系统运作的压力。

无论是对雇主和员工,还是对新加坡经济来说,这都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文章英文版Why it’s time to scrap retirement age原载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Think Business,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作者:Sumit Agarwal 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德光杰出讲席教授

翻译:李柏慧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观点来自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机构观点

新加坡总理刚坐稳大位,先来中国待5天,李显龙早已安排好一切
2025年06月25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洗手池洗拖把、菜里惊现青虫、托盘酸臭难闻、老鼠横行……你敢在这样的新加坡食阁吃饭吗?
2025年06月25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他,毕业于清华、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却在新加坡送外卖!现已回国,加入了美团
2025年06月26日   •   1万次阅读
全岛Money changer汇总!新币兑换这13种货币最划算!兑人民币5.56~
2025年06月25日   •   9576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234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8892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8208次阅读
全网最全对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异,一篇看懂值百万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阅读
新加坡 vs 中国 vs 大马 2025生活成本全对比
2025年06月25日   •   5643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5472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阅读
新加坡中介的潜规则你知道吗?如何破局?
2025年06月25日   •   4446次阅读
餐馆不提供免费自来水原因五花八门 有哪些是你能接受的?
2025年06月25日   •   4275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阅读
蔡澜走了,但他藏在云吞面里“活过”的答案,还在人间冒着热气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