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土生华人文化:首饰代代相传 融合各族文化

2019年12月09日   •   2万次阅读

照片上的新郎是饶新顺的祖父,这条金腰带就是他制作的。(新加坡《联合早报》/龙国雄 摄)

中国侨网12月9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日前刊载文章,介绍了新加坡社会土生华人的首饰文化。生活在新加坡这个多元种族社会,许多人对其他种族的文化习俗却一知半解。本文通过介绍,希望读者提高认知,互相尊重习俗。

婚丧喜庆都戴首饰

土生华人的历史可追溯到15世纪。当时,一些中国华族商人来到南洋后与本地女子结婚,落地生根,他们的后代就是“土生华人”。土生华人男性称为“峇峇”,女性称为“娘惹”。早期许多土生华人从事贸易,很快就累积了一笔财富,于是生活的各个层面也开始讲究起来,首饰是其中之一。

土生华人无论红事或白事,都会穿戴首饰,赠送及代代相传首饰是土生华人的传统。他们一般较喜欢黄金与钻石,首饰传代更是传统。长久以来,在首饰制作与设计上融汇各族文化,采用传统技术,成就了土生华人首饰的珍贵与独特之处。

一般娘惹在日常生活中,会佩戴一条项链或一对耳环;到做满月、婚礼或丧礼等重大日子,有些娘惹新娘从头到脚的首饰加起来可重达五六公斤,可见土生华人对穿戴首饰的重视。

昔日土生华人使用的金纽扣。(新加坡《联合早报》/龙国雄 摄)

婴儿满月会收到小巧可爱的首饰礼物,包括项链、手镯、脚链等。女童从小就打耳洞戴耳环,成年后结婚时也是“穿金戴钻”(平时不戴银饰)。新娘子全身上下的首饰是父母送的嫁妆,一来显示其家族富贵,二来其实是给女儿的一种保障——嫁出去后,如果遇到经济问题,至少还能典当首饰应急。

新加坡华人饶宝凤家族上两代,都在制作和售卖土生华人首饰。她的祖父1925年从中国汕头来到新加坡后,曾当过银匠和金匠,父亲则开过金铺,长辈们传下好几样金银珠宝,包括一条由她祖父打造的金腰带,后来祖父把腰带一节节组件拆下来分送给女儿们。

“很多人对于婚礼时收到长辈送的首饰不以为然,觉得送现金也可以,可是首饰有它的含义。就像我现在看到首饰,就会想起已故的爸爸。”饶宝凤说。

不喜欢朴素的设计

娘惹们从小沉浸在首饰的世界里,自然而然地就懂得欣赏,也注重首饰的设计款式。手工精致,图案繁复,使用大量黄金与钻石,就是娘惹首饰的特点。制作一件娘惹首饰,师傅从用毛笔画草图到完成,须花上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好的首饰,线条前细后粗,凹凸有致。

“土生华人的首饰之所以这么讲究,有可能是因为早期他们喜欢把工匠请到家里制作首饰,以免匠人镶钻时偷龙转凤。他们会为匠人提供三餐和茶点,匠人为了能多吃几天饭,就慢慢做,拖一天就少为一天的温饱烦恼嘛。于是他们慢慢錾刻,做出来的首饰款式繁复而细腻,可说是无心插柳。”新加坡发珠宝行董事说。

饶宝凤的弟弟饶新顺创办了一家珠宝行,主攻娘惹首饰。他从小观察父亲熔金,压制金条,打磨金丝和加工。“土生华人不喜欢朴素的首饰,讲求细节,如首饰的花丝(filigree)和凿刻等。”他说。

设计师在设计此戒指时,保留土生华人取材自然的元素,加入色彩鲜艳的宝石。(新加坡《联合早报》/龙国雄 摄)

受马来与华族文化影响

无论是异想天开的,奢华的还是精致的设计,这些细节里融入了华族、马来族、印族和西欧等多种文化,反映土生华人复杂的血统,以及他们身处的社会环境,也是它们与其他首饰的不同之处。

19世纪末的土生华人多使用马来银匠和金匠。马来回教徒严禁偶像崇拜,日常用品的设计里不可出现肖像。当时的马来人首饰由简单几何线条相交构图,设计灵感源自自然花草,最常见的是香榄(Spanish cherry)及卷曲的叶子,这对土生华人的首饰有很大的影响,他们也借鉴马来人首饰里常用的花丝技巧。

20世纪初,大批首饰匠人从中国下南洋,在槟城、马六甲和新加坡打工,也带来他们的好手艺。土生华人的首饰里开始融入华人的吉利符号,如凤、石榴、蝴蝶等。在中国文化里,凤是瑞鸟,象征皇后,美好、优雅与和平。饶新顺说,相较于华人喜欢的龙,土生华人更钟情于凤,因为凤象征了他们的母系家庭传统。

虽然峇峇们是经济支柱,但土生华人家族的一家之主一般是祖母,因此他们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设计都会以凤入图,包括餐具、婚礼礼服,当然也少不了首饰。石榴则象征多子多孙。另一个土生华人特别喜爱的图案是牡丹花,象征富贵、美丽与吉祥。

匠人把玫瑰式切割钻石镶嵌进金饰,满足了昔日土生华人想要首饰镀金又有钻石的需求。(新加坡《联合早报》/龙国雄 摄)

印度匠人改变首饰样貌

随着马来亚地区对珠宝需求的增加,斯里兰卡的僧伽罗(Sinhalese)珠宝商和匠人,也被吸引过来。这些印度匠人在首饰上镂刻凹洞,再把玫瑰式切割钻石(intan)镶嵌进去,完全满足了土生华人想要首饰镀金又要有钻石的需求,也改变娘惹首饰的样貌。

这种做法赢得东南亚土生华人的青睐,就连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都喜欢,华族金匠也跟随制作同款首饰。此外,印度匠人也制造出模仿欧洲款式的首饰,迎合土生华人的审美观。

虽然娘惹首饰借鉴中西,但不会照单全收,反而在继承了各种文化元素后,重新诠释与创作。这种“重新诠释”,有时候是文化误读。

原来,土生华人有时会请僧伽罗匠人制作含中华元素的首饰,或请华族匠人制作含马来元素的首饰。匠人不懂得那些元素的含义,因此在制作时,有时会漏了这点或改了那点,结果造成美丽的错误。不过,也许正因他们不使用特定族群的文化符号,海纳百川地制造“文化中立”的首饰,才受到各界的喜爱。

大部分富裕的土生华人偏好黄金和钻石,较少使用翡翠玉石。或许是因为土生华人女性肤色比较黝黑,凸显不出深绿色的翡翠和玉石。至于珍珠和银饰,则只有在丧事和守丧三年时才穿戴,因为看起来更庄严肃穆。

创新中留住传统技巧

土生华人首饰在1930到1950年攀高峰,但黄金和钻石组合在1960年开始被许多人视为老土,后代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再佩戴那么多首饰。年轻一代喜欢来自中国香港的白金首饰,有些甚至拆掉祖先传下的首饰,用旧钻石制作成新款首饰。许多手工精湛的娘惹珠宝就是在这个时候被破坏而消失的,娘惹首饰匠人也为了生存,纷纷转制新潮首饰。

关添发接手父亲的珠宝店后,一股脑地想引进国外首饰,后来逐渐发现,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走到哪里都只能抄袭他人。机缘巧合下,他接触到土生华人首饰,认为这是应该保留和发扬的本地文化,因此大力支持自己的师傅们仿造复兴,创作新的土生华人首饰。

在传承的当儿,珠宝店的掌舵者也时刻思考如何在传统基础上创新,让传统首饰跟上时代。饶新顺和曾繁廷聘请了一名曾为知名品牌做设计的内部设计顾问。三人切磋研究后,在首饰里加入色彩艳丽的宝石,并把黄金改成玫瑰金。这使得他们的首饰乍看之下与传统娘惹首饰款式不太一样。

关添发也接纳外国顾客的建议,在首饰里加入多颜色的宝石,但他始终坚持手工制作,他说:“我们的设计灵感来自从前,可是制作技巧比以前更好。还是有花丝,但比以前更生动。一些传统技巧如辘珠边,我们都保留下来。”(陈莹纮)

新加坡总理刚坐稳大位,先来中国待5天,李显龙早已安排好一切
2025年06月25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洗手池洗拖把、菜里惊现青虫、托盘酸臭难闻、老鼠横行……你敢在这样的新加坡食阁吃饭吗?
2025年06月25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他,毕业于清华、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却在新加坡送外卖!现已回国,加入了美团
2025年06月26日   •   1万次阅读
全岛Money changer汇总!新币兑换这13种货币最划算!兑人民币5.56~
2025年06月25日   •   9576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234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8892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8208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037次阅读
全网最全对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异,一篇看懂值百万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阅读
新加坡 vs 中国 vs 大马 2025生活成本全对比
2025年06月25日   •   5643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5472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阅读
新加坡中介的潜规则你知道吗?如何破局?
2025年06月25日   •   4446次阅读
餐馆不提供免费自来水原因五花八门 有哪些是你能接受的?
2025年06月25日   •   4275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阅读
蔡澜走了,但他藏在云吞面里“活过”的答案,还在人间冒着热气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