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大越难相处?新加坡教育部指导科主任提出了这五点亲子建议

2020年09月12日   •   9405次阅读

家长除了关心孩子们的成长,担忧孩子们的安全之外,更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努力学习,充分发掘自身潜力,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然而,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孩子们的个人主观意识越来越强,想法也越来越多,有的时候,妈妈们和孩子的沟通往往“不欢而散”,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们该怎么办呢?

其实,亲子之间的沟通也是有很多门道的,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反效果哦。

新加坡教育部指导科主任蔡伟贤女士在最近一次过渡工作研讨会上给在新陪读的妈妈们提出了五点亲子建议

寻找适合和孩子交谈的机会

创造一个和孩子们交流的机会,千万不要和孩子设定具体的时间、日期甚至行程,这样不会让孩子们有想要敞开心扉的欲望。

那么应该如何找机会和孩子交流?父母应该找合适的机会参与孩子喜欢的活动,在自然和舒适的环境中和孩子交谈,在交流过程中,父母要倾听和观察孩子的观点、肢体语言和情绪,理解他们的想法,并以同理心回应。

孩子讨厌说教

在成年人的世界总是充斥着各种事物,因此人们往往认为孩子们的世界过于单纯,他们的烦恼和成年人的复杂比起来不值一提。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对于身处成人世界的成年人来说,孩子们的烦恼或许只是“小case”,然而对于处于当时认知阶段的孩子来说,一样是非常的困惑,难以解决。

一旦孩子有了困惑,父母们该怎么办呢?直接帮孩子想出办法,或者直接将解决问题的建议告诉孩子?这样是不行的!

这样做会剥夺孩子理解问题的机会,也会剥夺他们发展社交情绪能力、独自处理问题的机会。

那么父母们究竟该怎么做呢?答案其实很简单,父母们只需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前,先听听孩子们的观点

同时,要为和孩子可能出现的讨论、辩论和分歧做好心理准备,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商量、探讨。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认为自己的感受是独特而唯一的,所以当大人一眼就看穿他们的行为动机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无趣而且不愉快。当孩子好不容易有了一些成长的心得,父母应该积极配合,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听孩子的心声。

这样会在无形之中,教会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视角和视图去看待问题,最终解决它。

身教和倾听

想要让孩子学会如何克服生活中的挑战和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身教”!

父母们可以在平时和孩子分享一些个人经历和工作中的轶事,告诉孩子们父母其实也会面临各种问题,并且告知孩子们父母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孩子们通常会把父母当做榜样来效仿,在这过程中,父母会培养孩子们找寻信息、洞察以及做出正确决定的能力。

父母要注意一点,孩子们并不是每次和我们倾诉问题的时候,都是希望获得解决方法,有的时候,孩子们只是单纯地想要倾诉或者需要一个能帮助他们做出推断的意见。

“不管我跟爸妈聊什么话题,反正最后总会落到要好好学习这个话题上来。”“难道跟他们说我喜欢一个男生的事吗?我不敢,也不想说。”很多孩子不喜欢跟父母沟通,因为自己的感受总是被忽视。

比如孩子放学回家,跟家长抱怨两句:“好累啊”,有些家长就会立刻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感受,赶紧跟孩子讲道理:“累什么啊,你是不是不想学习了,别的孩子怎么好好的,我跟你说你可要好好学习啊……”到最后就会变成家长的单向输入,自说自话。

双向的沟通,才是有效的。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感受,有同理心地去看待孩子的问题,不要一味地讲大道理,传授经验。

有效的倾听,比所谓的“经验”更重要。不要只顾著自己唠叨,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你会更加了解他。

帮助孩子发掘自身优点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一开始都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有优异的表现。

妈妈们可以帮助孩子发现他们自身的优点,不管这些优势对于孩子将来的教育或者职业是否有决定性的帮助,都应该给予鼓励。

妈妈们要让孩子学会享受这段旅程,当然妈妈们也要做好随时指导孩子的准备。

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

孩子们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因此妈妈们除了要关心孩子们在家里的情况,也要及时关注孩子们的学校生活。

妈妈们可以和孩子的老师保持联系,从老师那里了解孩子们在校期间的兴趣、优势和资质。

不仅要询问老师孩子的学业情况,还要询问孩子在校期间和同龄人互动的情况,以及孩子们在CCA和其他学校课程中的表现。

妈妈们独身为了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重新打拼,背负着生活的压力,还要照顾孩子一切日常生活,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是要注意诸多注意事项,这份伟大的母爱令人动容。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7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3万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劝“我”别来新加坡?看完后我破防了……
2025年07月05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300新币补贴!申请和使用完整流程一文看懂
2025年07月05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中国东北走出的传奇女王来新加坡了!“我不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
2025年07月06日   •   1万次阅读
他等了14年,新加坡永居一直被拒!3岁就来了,一口流利的Singlish
2025年07月05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这么小,抵抗有什么用?挡得住吗?
2025年07月04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巴士上丢东西怎么找回来?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7月03日   •   9747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阅读
黄循财喊你领钱了,这些人最高可领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9063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9063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7353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182次阅读
新加坡前内阁部长将出任南洋理工大学高级顾问
2025年07月04日   •   7011次阅读
新加坡组屋区要开通无人巴士了!中国造,靠谱吗?司机怎么办?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阅读
最新!新加坡储蓄券VS国库券VS定存!哪种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