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殖民者用了300多年才完成对东南亚的征服和殖民
布鲁克在砂捞越颁布法律、委任官员、征收赋税,建立起殖民统治体系。一开始,布鲁克管辖的砂捞越,仅限于加里曼丹岛的西北一隅,面积并不大。
然而,苏丹并没有停止横征暴敛,各地的反抗此起彼伏、连绵不绝。从1853年开始,文莱苏丹的直属领地接连发生叛乱,布鲁克以“保护者”的身份出兵平叛,每次都会割走一片与砂捞越相邻的苏丹直属领地,使自己的地盘越来越大。

▲沙巴与文莱本部之间隔着高山,苏丹的统治比较薄弱
面对布鲁克的野心,文莱苏丹担心他会染指东部的沙巴省。沙巴省的开发程度不高,又紧邻苏禄苏丹国,有大量苏禄移民,致使文莱的统治并不稳固。
文莱苏丹打算引入美国势力,把沙巴省的主权卖给美国政府,以制衡布鲁克。于是,美国政府让一家美国私人公司买下了沙巴省。正当文莱苏丹为联美制英之计成功而庆幸时,事情却发生了转机。

▲失去砂劳越和沙巴后,文莱终于变成了弹丸小国
1882年,这家美国公司以经营不善为借口,将沙巴卖给了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老板是英国人阿尔弗雷德·登特。这样一来,文莱的两个省都变成英国殖民地,剩下的最后一点领地也被英国势力三面包围着。
1888年,文莱苏丹在英国的胁迫下,宣布放弃国家管理权,只作为名义上的国家领袖。文莱与砂捞越、沙巴之间,从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变成了平等的英属殖民地。

▲丢失林梦地区使文莱苏丹感受到亡国的危险
可布鲁克的野心不止于此,1899年又借文莱腹地林梦地区的叛乱,将此地纳入砂捞越,文莱被一分为二。有历史学家认为,文莱19世纪后期的历次叛乱,以及沙巴的转手,背后都有英国人的身影,目标是侵吞文莱国土。
19世纪末,文莱近海发现石油资源,使文莱的战略地位得到极大提高。与此同时,欧洲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英国政府在1906年全面接管加里曼丹岛上的殖民地。

▲海上石油的发现促使英国最终完成对文莱的殖民
此时的文莱只剩下最核心的5000多平方公里领地,基本形成今天的规模。文莱从16世纪的东南亚第一大国,经过300多年内忧外患的折磨,终于跌落为弹丸小国。
四、不做凤尾
二次大战胜利后,东南亚地区迎来独立浪潮。荷属印尼在1945年宣布独立,却遭到荷兰殖民当局的残酷镇压。1946年,菲律宾历经西班牙、美国、日本的殖民统治后,首先实现了民族独立,苏禄苏丹国故土成为菲律宾的一部分。
由于英属东南亚殖民地的独立倾向也越来越明显,英国政府在1948年整合出马来半岛上的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以及加里曼丹岛上的砂捞越、沙巴、文莱,总共5个政治实体,向独立建国过渡。

▲从1826至1906年,英国在马来群岛建立了五个殖民地
经过残酷的反殖民战争,印度尼西亚最终打败了荷兰殖民者,在1950年获得独立,并继承了荷属印尼殖民地的疆域,加里曼丹岛的西部和南部成为其领土。
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首先独立,1959年,文莱组建自己的政府,接管了殖民当局的权力。新加坡、砂捞越、沙巴也纷纷做好了独立的准备。

▲设想中的婆罗洲联邦差不多等于文莱历史上的核心疆域
1961年,马来亚联合邦的总理拉赫曼提出“马来西亚联邦”,将五个英属殖民地合为一体。文莱有自己的打算,最初计划与砂捞越、沙巴组成一个国家即婆罗洲联邦。
这个“婆罗洲联邦”等于恢复了历史上文莱苏丹国的核心疆土。作为这块地方曾经的主人,砂捞越和沙巴原本只是下属省份,文莱因此希望能在联邦内起主导作用,苏丹享有特殊地位。有人将这种想法戏称为“大文莱主义”。

▲刚独立时华人占马来西亚总人口的40%
然而,现实是文莱的面积、人口远小于砂捞越和沙巴,三者在殖民时期是对等的政治实体,因此文莱很难凌驾于另两者之上。另外,文莱一直不承认砂捞越兼并林梦地区,影响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既然文莱放不下历史包袱,砂捞越和沙巴便产生了撇开文莱,合并建国的想法。在英国人的斡旋下放弃了,他们最终同意加入新成立的马来西亚。1963年9月,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砂捞越、沙巴共同组成了新的“马来西亚联邦”。

▲文莱最终拒绝加入马来西亚联邦
文莱也曾被邀请加入马来西亚,但没有成功。比起设想中的婆罗洲联邦相比,马来西亚融入了实力更强大的马来亚联合邦和新加坡,进一步突显出文莱的劣势。
文莱很难在苏丹特殊地位,以及石油收入分配等问题上取得足够发言权,因此拒绝了加入。
而且马来西亚的民族和宗教成分更为复杂,虽然人口主体的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马来人,但华人有40%左右的比例,并在经济领域占有优势。文莱基本上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马来人。

▲独立前文莱的防务依赖于英国驻军
1965年,新加坡被踢出马来西亚,被迫独自建国,面积仅733平方公里,成为东南亚最小的国家。中国有句俗话:宁为鸡首、不做凤尾,文莱最终也走上了这条道路。
考虑到自身国力太弱,文莱一直依赖英国的军事保护,直到1984年1月1日才宣布独立。
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相比,独立后的文莱没有选择共和制,而是恢复了苏丹制,主要是因为文莱人口少,民族和信仰较为单一,又有苏丹制的传统,可能更符合文莱的国情吧。

▲充沛的石油资源足以支撑文莱苏丹的奢华生活
如今的文莱面积仅5765平方公里,在东南亚排倒数第二。比起16世纪鼎盛期的“文莱帝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弹丸小国。
2009年,文莱与马来西亚达成协议,放弃对林梦地区的主权要求,以换取更多的海上及石油权益。

▲文莱已变成“弹丸小国”
虽然失去往日的荣耀和辉煌,但靠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文莱过上了富足的生活,2021年人均GDP达到3.1万美元,在东南亚排名第二,仅次于新加坡的7.3万美元,文莱苏丹更以奢华而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