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际学校圈里的首位中文校长:全球最牛的双语教育是怎么融合的?

2018年11月27日   •   2万次阅读

看点 让孩子精通中英双语,是现在父母们的追求,也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愈发繁荣的原因之一。然而,学校和父母,都会发现双语教学没有那么简单:课程的双语融合与精力分配会带来诸多疑惑和困扰。对此,新加坡加拿大国际学校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双语融合方案。该校首任中文校长熊华丽,近日接受外滩君专访,分享了20年来她对中文传授和双语融合教学的探索心得,值得研究融合课程的老师们、想要提高孩子双语能力的父母们一读。

文丨周滢滢 编辑丨黄晔

随着国际学校、双语学校越来越多地开办,双语教学已经是绕不开的话题。

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种究竟怎样融合?是平分秋色、各占一半,还是更侧重于母语学习?各个学校仍处于摸索之中。

这个月,顶思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亚洲国际学校大会”上,特别开设了双语教育分论坛。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水平,可以说全球首屈一指,名声在外。新加坡加拿大国际学校(Canadian International School,以下简称CIS)中文校长熊华丽受邀出席,分享了自己20年的国际学校中文教学经验,以及CIS的中英文双语融合之道。

新加坡加拿大国际学校中文校长熊华丽

图片由公众号“顶思”提供

作为一所严格意义上的国际学校,CIS相当于我们国内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拥有80多个国家学生,一共3000多人,中国孩子只占比百分之十几。

一般来说,无论国内外的国际学校,都很少设有中文校长这一职务,熊华丽成为CIS的首任中文校长,也是新加坡国际学校圈子里首位中方校长,这足以看出学校对中文教育的重视。同样,CIS的双语教学成果也可圈可点,在全球MAP考试(备注:Measures of Academic Progress用于测量学业进步的阶段性测试)中,双语班的数学、英文成绩甚至高于普通英文班级,而中文的学习已接近母语水平。

熊华丽说,在取得今天的双语教学成果之前,她也经历了不少弯路。由于没有一套成体系教材的指引,国际学校的中文教学曾一直在“枯燥无味”和“有趣无效”之间摇摆:要么,一味地纠正发音和笔画,让学生觉得中文学习很枯燥;要么,又矫枉过正,天天带着做活动玩游戏,却没能学到多少中文知识。

熊华丽看到了这一问题,她摸索编著了一套系统的《少儿大苹果汉语》教材,共有上百册,如今被世界上众多国际学校所采用。她提出的一系列中文教学理念和双语融合方法,更对国际中文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借此机会,外滩君专访了熊华丽校长,请她谈谈这套教材的中文启蒙特色,以及CIS学校是如何进行双语融合教学的。这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启蒙阶段只学汉字,不学拼音

故事阅读最重要

熊华丽参加高考的那一年,正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三年。她一个暑假学完了中学全部课程,尽管学校连英文课都没有,她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厦门大学的“英美文学”专业。

在随丈夫移居新加坡之前,熊华丽曾在厦门大学留校任教,做了10年的大学英文老师。1997年来到新加坡后,熊华丽便在这里开始了国际学校的中文教学,随之而来的则是全新的挑战。

熊华丽发现,市场上竟然没有一本用着顺手、孩子学得开心的零基础中文教材,就连非常简单适用的中文儿歌都没有,这给中文教学带来不少困难。

“国际学校的中文教育是很难做的,都靠老师东拼西凑地找东西来教。”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和反思,她决定自己动手编写一套中文启蒙教材。

本是为了方便自己教学使用,没想到却受到中文老师们的极大认可。为了让更多的中文老师能用上,2012年,熊华丽编写的全套《少儿大苹果汉语》正式出版。

《少儿大苹果汉语》3-6岁阅读系列

图片来自WaWaYaYa APP

乍一看,好像和国内常见的启蒙读物没太大区别。细看发现,书里的汉字既不标注英文,也不标注拼音,“这对于零基础的孩子是不是太难了?”正当外滩君疑惑不解,熊华丽神秘一笑:“这就是它不一样的地方了!”

“如果将汉字标注了英文,说英语的孩子眼里就‘看不见’这个字儿了;标注拼音则更糟,孩子可能直接套用英文的发音,发出怪腔。”

熊华丽直言,第二语言的教学要以目的语为媒介进行教学,特别在启蒙阶段,如果母语夹杂其中会有很大干扰。为了让孩子将更多精力放在理解汉字含义、记住字形,科学的做法是什么都不标,由老师带领孩子一遍遍正确朗读。

所以,熊华丽对幼儿园阶段的中文老师有一个要求,只教汉字,不准教拼音。“拼音应该等上了小学再教,这时候已经有了一些汉字的储备量,学起拼音更容易一些。”

那么,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带领学生重复朗读,还不至于让学生感到枯燥?《少儿大苹果汉语》这套教材独创性地采用了“三个S”:

Symbols(图标)

Songs(儿歌)

Stories(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

1、关于Symbol图标教学

Symbol图标的设计是整套教材的精髓。

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用图片教认字,但是丰富的图片内容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且会有不同的解释,不够简单明了。“比如两个人围坐着分享晚餐,有的孩子关注的可能是食物,有的孩子关注的是人物的装扮,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指示。”

相比较而言,图标可以更精准地对应某一个字或词。熊华丽坚持,Symbol图标学习初期,只要让学生明白对应的含义,后期可以逐渐标注汉字和拼音,这取决于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

2、关于儿歌教学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汉语学习,最重要的是有趣、好玩,儿歌和童谣就是很好的学习载体。熊华丽强调,我们必须按照汉语的特点,创作符合语言规律、文化特色的儿歌和童谣,不能将英文儿歌直接翻译过来教学生。

比如下面这个英文儿歌:

"One two buckle my shoe,

Three four shut the door…”

如果翻译成中文,则完全没有了原有的押韵:

“一二系上鞋扣, 三四关上门…”

类似这样的“生硬嫁接”还有很多。因此,熊华丽不敢偷懒,坚持自编自创,甚至尝试自己谱曲,教学生们吟唱最新鲜有趣、符合中文特色的儿歌。

3、关于故事教学

《少儿大苹果汉语》的独特还在于,每本书都好像一个独立的主题绘本,比如,介绍家人、宠物、朋友、春节等,将汉字和文化的学习融于故事当中。

这套教材按难易程度提供分级阅读,每个层级下面都有若干本书,就好像一个“故事超市”供不同水平的学生取用。最简单的,可能只有几句话,难度高的可供汉语为母语的学生使用。因此,在CIS 的中文课堂上,老师常常带着学生分组学习不同级别的教材。

在熊华丽看来,即使学生还不认识字,依然可以启蒙阅读。CIS幼儿园双语班的孩子,4岁开始读《少儿大苹果汉语》里粉色最初级版故事内容。

幼儿园阶段,还可以将拼音、笔画等概念,通过故事传递给孩子。熊华丽独具匠心地设计出“汉语先生” “笔画先生”和“四声小姐”这样的卡通人物,通过将一连串拟人化动作的联想,比如,只要看笔画先生的头在哪里,就从哪里开始下笔,让学生对笔画顺序有了概念。

她认为,在启蒙阶段进行规范化的学习,很有必要。“哪怕只掌握50个汉字,也要能笔画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产物,只要开动脑筋,老师们是可以将复杂的笔画概念,轻松传递给孩子们的。”

学生通过“笔画先生”卡片学习笔画

图片来自新加坡加拿大国际学校官网

同一门学科,两种语言怎么教?

双语班的课堂,究竟如何融合两门语言教学?外滩君发现,目前很流行的做法是,一间教室设置中英文两位老师。

在熊华丽看来,这会让学生对自己熟悉的那一门语言和老师产生依赖,达不到双语提升效果。”她更认可 CIS所实行的“走班制双语教学”,彻底将中英文从课堂上“分开”

>>>>

1、怎样进行“走班制双语教学”?

如果今天是中文授课,学生就去中文教室;明天是英文授课,就去英文教室。中英文教室风格迥异,从课桌摆放、装饰道具、文字板报都截然不同。“必须彻底沉浸到某种语言环境中,这样学生下意识地就会说某一种语言,不至于互相干扰。”

熊华丽还分享了一个有趣的事情。有一天,学校的一位洋人校长走进班级和老师对话,没想到,有个外国孩子走过来提醒她:“这里是中文教室,您要说中文。”校长不懂中文,听了老师的翻译后,她感到非常开心,说明孩子已经融入了这样的语言环境。

如果父母是第一位老师,课堂是第二位老师,那么环境就是第三位老师。对越小的孩子来说,语言环境的浸泡就越重要。

>>>>

2、同一门学科,如何用两门语言教授?

一门学科,怎样用两门语言授课,这其中大有门道。熊华丽认为,如果中英文老师很机械地将学科分为“一半一半”,很难达到优势互补。

CIS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全科双语教学,也就是说,除了音乐、体育、美术之外,所有科目都“一分为二”,既有中文教授部分,也有英文教授部分。

比如数学板块,会由中文老师负责算数部分,英文老师负责应用题解析,因为后者对语言水平要求更高,更适合英语普遍比中文强的国际学生。通过这样的交叉合作,共同完成同一门学科的教学。

这也要求双语老师之间有更深的融合。比如,中英文老师每天通过共享彼此的教学内容和心得,实时了解学生对这一学科的整体掌握。

除了科目和老师的融合,不同母语学生的融合也很重要。“ 语言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有的学生可能语言水平弱些,但并不意味他的学科能力比别人差。不妨将中英文母语的学生,融进同一个班级学习,还能帮助彼此提升语言能力。”

在CIS推出这种模式的双语班时,很多家长都表示怀疑,担心这会影响学科知识的学习。但是全球MAP统考结果,却让人吃惊。双语班虽然只有一半时间进行母语学习,但是英语阅读和数学成绩居然比普通班(只用英语教学)还略高一些。

面对这样的成绩,熊华丽对双语模式更有信心了,“早已经有大脑研究证明,双语教学的孩子,虽然学科学习时间相对缩短,但是成绩并不会降低。如今我们做到了实践证明!”

11月底,CIS还将举办“第六届国际学校华语教育研讨会暨工作坊”,届时将开放双语教室,面向全球教育工作者分享这一双语教育经验。

图片来自新加坡加拿大国际学校官网

真正的语言学习,必须要地道

作为文革刚恢复高考那个时代的大学生,熊华丽回忆自己的英语学习历程,对背后的文化错位感受颇深。“那个时候学英文,看的书是《半夜鸡叫》英译本;英语课上讲的内容是‘毛主席语录’‘朱德的扁担’;甚至教的英文歌也是《我爱北京天安门》。”

结果,熊华丽虽然学会了英语,交流时却找不到任何“共同语言”。“当西方人问我,看过什么文学作品?我叽里呱啦说了一大通,对方仍是一头雾水。”

有了这样的经历,熊华丽深刻认识到,学习一门语言,不仅是作为交流工具,更是了解另一种文化的窗口。因此,她将双语班的文化教学分为“产物”“习俗”和“概念”三个层次,逐渐加强,互相渗透。

产物:水饺、月饼、红包、粽子、灯笼、熊猫等中国特有元素;

习俗:过年吃团圆饭、赏月、提灯笼、拜年等特色文化活动;

1/2
下一页
2025THE亚洲大学排名发布,新加坡国大、南大保持三四名!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2025 CSRankings震撼发布:中国高校强势崛起,新加坡南洋理工领跑亚洲AI领域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一个陪读爸爸眼中真实新加坡教育(小学篇)
2025年05月01日   •   2736次阅读
2024年新加坡大学排名
2025年04月29日   •   2736次阅读
2025新加坡留学生租房全解析:数据与细节中的安心之道
2025年04月29日   •   2736次阅读
新加坡政府中学网址及地址大全
2025年05月02日   •   2394次阅读
美国议员提案禁中国留学生?新加坡或成最大赢家!
2025年05月01日   •   2223次阅读
原来校区遍布全球的,居然是新加坡这座国际学校!
2025年05月02日   •   2223次阅读
新加坡这些政府中学,开放日即将来临
2025年05月04日   •   2052次阅读
2025高考后留学新选择:新加坡与澳大利亚全方位对比,用数据解锁最优路径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阅读
探索NUS:2025泰晤士排名中的亚洲翘楚
2025年05月02日   •   1710次阅读
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校区招生简章2025
2025年05月03日   •   1539次阅读
新加坡小一入学政策洗牌,PR学额缩减,国际生“地狱难度”,快来get通关攻略
2025年04月30日   •   1368次阅读
新加坡竞赛全解析:助力孩子攀登学术与创新高峰
2025年04月29日   •   1368次阅读
超1800人学签突遭吊销:留美中国学生的生存指南与未来抉择
2025年04月29日   •   1197次阅读
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招生简章2025
2025年04月30日   •   1197次阅读
一人一个真实吃过的新加坡留学红利
2025年05月03日   •   1026次阅读
撕开新加坡私校真面目:PSB 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2025年05月03日   •   1026次阅读
中国高考倒计时!选对留学路径成功逆袭
2025年04月29日   •   855次阅读
ERC学院 新加坡初中学历起点直升本科快速通道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阅读
高考不是唯一出路!用新加坡A/O水准通关,让世界名校触手可及
2025年04月28日   •   855次阅读
2025新加坡公立大学本科指南:通往亚洲顶尖学府的黄金通道
2025年04月29日   •   855次阅读
惊!2025新加坡KET考试大变革,国际学生留学之路危机四伏!
2025年04月29日   •   855次阅读
布莱顿国际学校申请攻略
2025年05月01日   •   85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