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士港口首个发展阶段
第三个泊位已启用
向国际伙伴和航运公司保证
有能力应付日益复杂的运作
进一步巩固海事枢纽地位
保障新加坡的海事未来
先进位造、冷链
电子商务和物流等领域将受益最大


大士港是新加坡重要基建项目,占地1330多公顷、耗资超过200亿新币,分为4个发展阶段,首阶段去年末投入运作。
李显龙指在疫情期间,其他国家地区的港口被迫关闭,遇到严重阻塞或延误,
“新加坡决定推进大士港口,向全球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即新加坡仍开门营业,我们正在全速前进。”
新加坡的港口保持开放及处理更多货物,巩固“补时港口”地位,“港口去年的货柜吞吐量达创新高的3750万箱,比前年增加1.63%”。
目前有约500人在大士港口工作。整个港口在2040年落成后,每年可处理多达6500万个标准箱,是现有吞吐量的近两倍。

作为未来新一代港口
大士港口是全球最大的全自动化港口
能容纳日后新建的更大型船只
应用各类先进技术力求零碳排放


上海北外滩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2)》显示,新加坡连续八年被评选为全球综合实力最强的国际航运中心。 新加坡以完善的海港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海事服务,充满活力的业界生态系统等有利发展的因素,以及良好的政府的政策击败其他港口,顺利蝉联榜首的位置。

上海以82.79的总得分排名第三,进一步缩小与新加坡、伦敦的差距。业内专家指出,疫情全球扩散叠加港航业数字化转型浪潮,国际航运市场的波动性进一步加剧,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肩负着保障生产生活物资运送和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重任。

新加坡之所以能连续九年位居榜首,主要是凭借其高度成熟的全球性航运生态系统、健全的管理体系、便利的营商环境,以及位于战略要地的大型港口。 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局长柯丽芬 (Quah Ley Hoon) 表示:
“新加坡能够连续九年蝉联榜首,我们倍感荣幸。它是新加坡海事工会与合作伙伴、行业参与者三方良好合作关系的有力证明。疫情期间,我们注意到航运业的全球性,以及在船员变动等全球性挑战之下密切合作的需要。在整个行业的努力下,航运业的韧性和应对未来的能力不断增强,而我们也将继续深化与世界各地同行的合作,进一步推动行业转型,尤其是在脱碳、数字化和人才发展等领域。”

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说,劳资政三方强力合作,让新加坡继续保持在领先位置。感谢各相关领域和工会在冠病下展现的韧性,并表示会继续创新及一同成长,把新加坡海事业带到新高峰。

资料参考 /联合早报,新明日报,8视界,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