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Timable
每年奥运,学翼君都注意到代表新加坡出战的兵乓球队员大多来自中国。
甚至让人觉得,这是一场中国人的游戏。

图片来源:荆楚网
其实中国运动员更改国籍,代表其他国家参加奥运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每次奥运出现中国桌球队员与新加坡队员争战时,总是禁不住引起大家的讨论与注意。

新加坡籍原中国桌球手:李佳薇 图片来源:网易
尤其是桌球,可能中国的桌球技能太优秀了,如果那些代表新加坡出战的原中国运动员,在中国的话,根本轮不上他们参加奥运,但是别的国家就不同了,毕竟运动员是吃青春饭的。
就拿和伊藤美诚对垒争夺女乒季军的新加坡运动员——于梦雨来说吧。

图片来源:早报
于梦雨,1989年8月18日出生于中国辽宁,新加坡桌球运动员,曾代表新加坡参与多个大型桌球赛事,取得不错的成绩,为新加坡赢得了荣誉。

图片来源:facebook
2010年世界桌球团体锦标赛冠军。
2021年7月,于梦雨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新加坡代表团旗手。
但这次的比赛,于梦雨战负于伊藤美诚,无缘与中国选手一起登上领奖台。
我们再来介绍一位曾经代表新加坡出战的原中国选手,冯天薇。她曾经在团队赛方面,代表新加坡在伦敦获得铜牌。

图片来源:网易
冯天薇,1986年8月31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新加坡桌球运动员,5岁开始打球,7岁就开始拿到哈尔滨市第一、黑龙江省第一的好成绩。
2007年3月正式加入新加坡乒总,2016年10月退出新加坡国家队。
看到这里,会不会觉得东北桌球出人才?哈哈!确实,东北是桌球的训练主场,想想福原爱,不也是一口的东北话?

图片来源:新浪新闻

图片来源:快懂百科
当然,还有除了来自东北地区以外的原中国桌球手。

图片来源:搜狐
李佳薇,1981年8月生于北京,1996年移民新加坡,成为新加坡队的主力。
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女子单打8强赛中淘汰了中国球手王楠最终取得了第四名,虽然没能为新加坡拿到历史上第二块奥运奖牌,但是李佳薇的出色表现仍然受到了新加坡国内的好评。
到了新加坡之后,李佳薇才透露为何真正加入新加坡国籍,她并不是单纯因为在国内打不上球,而是因为想逃离魔鬼般的父亲,用她的话来说,亲生父亲对她的魔鬼式训练让她受够了,她当时只想逃离父亲的魔掌。
以及2013年6月,来自中国的三名小将陈丰、周一涵与林叶都入籍了新加坡,成为新加坡国家男女桌球队的最新成员。

图片来源:万图壁纸网

图片来源:网易

图片来源:搜狗百科
当然,以上代表新加坡出战的原中国运动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拿到了新加坡国籍。

图片来源:早报
中国桌球运动员入籍,新加坡不是“养狼计划” 。
其实,为了避免中国桌球一家独大的局面,中国桌球方面早就想方设法改变这一状况,包括很早就实行的“养狼计划”,即让外国选手跟中国选手一起训练,以及输出一些高水平的选手为国外效力。曾任新加坡乒球女队教练的刘国栋和周树森均表示,中国乒球运动员的归化现象,与“养狼计划”关系不大。
国籍更改不是关键,体育移民才是目的。
中国球员陆续加盟新加坡队,是因为新加坡队开出的条件太诱人吗?
其实,新加坡队员只有在奥运会上拿到名次,才会获得相应的奖励,一般由赞助企业提供,而且这些奖励不会当即兑现,只有球员退役后才能领取。
据了解,新加坡女乒在拿到北京奥运会女团亚军后,三位女将获得了约25万欧元奖金;而在伦敦奥运会上,获得女团季军的三名新加坡女乒选手共得到了约23万欧元奖金。虽然奖金不少,但新加坡乒总不会为退役球员安排工作,大家都是自主择业。
至于新加坡队为何喜欢聘请中国教练,除了球员全部来自中国、中国教练便于和球员交流外,中国教练的水平相对较高也是重要原因。
毕竟国内的竞争太激烈了,能出来打打比赛见见世面,是他们的第一想法,至于能否出成绩,就需要靠自己了,能达到冯天薇那样的高度,可谓难上加难。

图片来源:凤凰网
那说到中国桌球队入籍新加坡,那更换国籍后,为他们带来什么福利呢?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也是一个城市国家。新加坡在城市保洁方面效果显著,故亦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教育方面
幼儿时期:
新加坡公民可享受托管津贴(根据家庭收入差别,这项津贴最高可达700多新元),而PR没有。
以新加坡最大的幼儿园为例, 公民:交770新币,PR永久居民:交963新币,而外国人:交1155新币,尽管各园的调整具体有所不同,但公民仍然比PR占明显优势公民
小学、初高中:
在学费优惠力度和学校名额分配上享受比EP和PR更高的优先权。2016年1月起,新加坡教育部还进一步调整了就读政府学校的PR和国际学生(IS)的学费,以进一步区分公民和非公民的差别。而且,公民有很多机会可以拿政府奖学金,而PR的孩子基本是没有资格的。
大学:
新加坡有五所公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新加坡管理大学(SMU)、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和新加坡理工大学(SIT),其学费都会根据学生的身份不同有所差异。以南洋理工大学近几年的本科学费(MOE资助后)为例,可见公民和PR的不小差异。

图中人物:李佳薇与儿子 图片来源:新加坡眼
医疗方面

图片来源:手机搜狐
新加坡公民一般门诊费(含消费税)为12.73新币,18岁及以下的儿童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门诊费则为7.28元,PR则需要支付32.96元。
新加坡公民在医院就诊、住院、治疗享有比PR 更高的政府津贴和补贴减免,如社区医院,护理院,康复中心,疗养中心,手术津贴、住院津贴、门诊费等。
想必加入新加坡籍的原中国桌球手们,应该经常享受新加坡的医疗制度了,毕竟他们的职业因素,会经常受伤,以及需要定期体检,这一点,对他们运动员来说,新加坡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房产方面
我们先来从新加坡房屋特色之一的组屋来讲起,简称HDB。
(Housing&Development Board)

图片来源:新加坡新闻头条
新加坡公民第一次购买新组屋或者转售组屋的时候可以获得政府 3 万新元的津贴,组屋可以整套出租。
新加坡公民购买第一套房产时,不需要支付额外印花税,而PR(永久居民)则需要支付5%的额外印花税。
公民购买第二套房产,需支付12%的额外印花税,而PR则需支付15%的额外印花税。

图片来源:sharetify
其他福利方面
新加坡公民享受各种生活补助,比如生娃津贴、图书馆年费、水电费补贴、产假、女佣税务回扣等,某些政府机构或私人机构颁发的奖学金只给新加坡公民申请,助学金更是如此。
还有很多妈妈关心的产假,如果孩子是新加坡公民,妈妈可享受16周的带薪产假,如果孩子是PR或者外国人,产假则只有8周带薪产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