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不长的新加坡河是灌溉生命的泉源,延续著新加坡人的命脉。


今天的码头照旧不失美丽,夜晚空旷的餐厅顽强地闪烁著霓虹灯




情侣们也依然会来到已没有往日喧嚣的河畔,在那个大大的心上用一把锁锁住海誓山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从罗伯逊桥开始往上游主要是居民区,游客通常会止步于此。其实那边别有一番悠闲宁静的迷人之处,沿岸修成的公园和林荫步道,幽静而祥和。


红灯码头


克拉码头



Bridge
新加坡河上的桥梁
新加坡河上共有17座有历史意义的人行和公路桥,记载了当年华人及各界名人的贡献,见证了新加坡历史的变迁和发展。横跨新加坡河的第一座桥是1822年建成的未命名的木制桥,后来又几经拆除重建,1929年建城现在的爱琴桥(Elgin Bridge)。
1. 金声桥(Kim Seng Bridge,1862),位于所谓的新加坡河源头。1862年土生华人,杰出商人兼大慈善家陈金声(Tan Kim Seng)出资修建了这座桥及公路,现在的桥是1951年重建的。

他沿河修建了下水道系统,出巨资建造新加坡第一座公共自来水厂和水库;捐资给陈笃生医院;创办第一所华人学校——“萃英书院”,当时被称为新加坡最好的学校;他还是新加坡英殖民时期第一个华裔地方官。为了纪念他的慷慨,1882年5月19日为他修建了一个喷泉,目前安置在滨海艺术中心公园。
金声桥附近还有许多设施也是他出资修建的。例如金声径,金声长廊(两条道路都位于大世界城附近)和金声公园。


金声公园

2. 若锦桥(Jiak Kim Bridge,1999),在罗伯逊码头附近,以陈金声的孙子,著名商人和慈善家陈若锦命名的人行桥。他在1905年呼吁并捐助成立了一所医学院,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前身(现已更名为永卢林医学院(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祖孙俩隔桥相望


3. 罗伯逊桥(Robertson Bridge,1998年)
位于罗伯逊码头的人行天桥,采用了和码头相同的名字,罗伯逊是新加坡开埠时期的一位著名市议员J. Murray Robertson博士。



罗伯逊桥是双拱形悬挂桥,
前面的若锦桥是单拱形桥

4. 西贡桥(Pulau Saigon Bridge,始建于1890年,目前的是1997年修建)
因为西贡桥才知道新加坡还有过一个西贡岛,1970-1996年新加坡接收了一批被商船救起的越南难民,就被安置在西贡岛。

5. 阿尔卡夫桥(Alkaff Bridge,1999年)

阿尔卡夫桥位于曾经的阿尔卡夫家族经营的阿尔卡夫码头,过去的仓库都已变成公寓。


2004年,菲利皮诺(Fillipino)艺术家帕西塔·阿巴德(Pacita Abad)用55种不同的鲜艳色彩绘制了这座桥。

6. 克莱门梭(Clemenceau Bridge,1920年)

1920年法国总理乔治·克莱门梭(Georges Clemenceau)访问新加坡,这座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克莱门梭领导法国赢得第一次世界大战,有“胜利之父”和“老虎”之称。

7. 奥德桥(Ord Bridge,188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