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瑂博士BBM回忆到,她儿时常随父亲四处游历,大学毕业后关系逐渐变得疏远。直到父亲去世后,她才在父亲的保险箱与公文包中发现,珍藏的并不是什么贵重的宝物或财产,而全是关于她的新闻报道。
范文瑂博士BBM的母亲现已高龄92岁,生辰感恩宴会也是为了母亲举办。范文瑂博士的母亲年轻时为了儿女和事业十分忙碌,辛勤不悔,风雨不改。老了也担心孙子孙女,每天都用电话追踪每一个人。在如此高龄下,所有子孙的电话号码已经记不清,但此时子孙也长大无需操心。
范文瑂博士BBM家里共有七个兄弟姐妹,这些年来,她认为自己一直在尽力帮他们。后来意识到不管是曾经或现在,他们兄弟姐妹间都在互相帮助。生辰之际,她也准备了礼物送给他们,感恩兄弟姐妹一直帮助陪伴的同时,一起合照纪念。除此之外,范文瑂博士BBM也感谢她的家庭对她的帮助,感谢所有的侄儿侄女的爱。
范文瑂人生观
【平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当今世界并不算太平的情况下,范文瑂博士BBM的人生哲学是:先做好自己、照顾好家人,以及治理好公司。行有余力,我愿为社会、为天下尽一点绵薄之力,做一些公益善事。

全美集团的成员集体慈善活动合影
范文瑂博士BBM作为企业家致力促进社会和谐,将社会责任作为己任,以身作则将新加坡建设的更加美好,在七十岁生辰之际于现场举行慈善机构捐款交接仪式。其中,向善济医社与新加坡慈济各捐十万元支票,总二十万善款,她已捐赠18万元支持善济医社。这笔善款能帮助18,000名年长者到善济分社免费看诊及领药;向拉丁马士 (Radin Mas) 基层组织捐赠两张支票,由拉丁马士国会议员兼基层组织顾问杨益财先生 (Mr. Melvin Yong Yik Chye) 上台见证支票转交仪式;为回报 ASME、SPBA 及《联合早报》,范文瑂博士个人捐献 5 万元给明年将举办的 SPBA 项目;范文瑂博士对孩子的公益项目也比较上心,向 VIVA 儿童癌症基金会VIVA Singapore及 Yayasan VIVA Anak Kanker Indonesia捐赠共10.5万元;向新加坡儿童会(Singapore Children’s Society)捐 5 万元善款。

大爱无国界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遭受了一场破坏性极大的8.2级大地震,无数房屋倒塌,成千上万的人民流离失所,众多生命也在这场天灾中失去。面对这场巨大的灾难,新加坡著名慈善家拿督斯里卓顺发太平绅士JP, BBM(L), PVPA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包括议员杨木光,迅速发起了一场感人至深的赈灾义演。范文瑂博士BBM也是主要捐赠人之一。
在短短四天内,他们紧急筹备了一场名为“让爱川流不息”的电视募捐活动。这场募捐活动不仅在新加坡社会引起强烈共鸣,更创下了新加坡电视募捐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共筹集了约5000万元人民币的善款,这笔巨额资金为灾区提供了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所需的急需支持。

此次募捐与支持,拿督斯里卓顺发太平绅士JP, BBM(L), PVPA及一行人包括范文瑂博士BBM也为建立七所中新友谊小学,深入灾区重组构建校园做出巨大贡献!包括绵阳警钟街中新友谊小学、大邑蔡场中新友谊小学、绵竹汉旺武都中新友谊小学、什邡马祖东岳中新友谊小学、仁寿县宝马乡粮丰中新友谊希望小学、雅安名山县红星中新友谊希望小学和广汉市南兴镇中新友谊希望小学和双柏村的马坪石桥,使众多孩子得以重新踏上校园。
拿督斯里卓顺发太平绅士JP, BBM(L), PVPA与范文瑂博士BBM的领导力和慈善精神在这个关键时刻得以彰显,与朋友们共同为灾区人民带去温暖与援助。这次义演不仅是对灾区人民的关怀,更是一次跨国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人道主义精神的践行,为社会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她多年的经营管理理念也与善济文化价值观“宽容,慈悲,大爱,感恩,奉献”相吻合,在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方面共同营造出正能量氛围,引导和带领身边的有志之士共同参与到慈善行动中。
范文瑂与卓顺发
始于商业,绽放于慈善的友谊
范文瑂博士BBM与拿督斯里卓顺发太平绅士JP, BBM(L), PVPA相识将近20年,两人的友情始于拿督斯里卓顺发太平绅士JP, BBM(L), PVPA经营罗敏娜公司时期。这段友谊不仅见证了两人在商业领域的共同成长,更在慈善的道路上绽放出新的光彩。范文瑂博士BBM在受访时表示:“卓顺发是个极具商业头脑的人,他将自己独到的商业思维和创意带入了慈善领域。自卓顺发接管善济医社以来,机构的规模和影响力都有了显著的增长。截止到2023年有13家分社且斥资2000万设立总部大楼。在新加坡,我认为没有第二个人能像卓顺发这样,将商业才智和慈善精神如此完美地结合起来。”
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拿督斯里卓顺发太平绅士JP,BBM(L),PVPA,曾是一位新加坡杰出的商业领袖,他把个人的商业家具帝国罗敏娜售卖,放弃一切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最终将濒临倒闭的善济医社发扬光大,善济医社秉承著5大文化价值观:宽容、大爱、慈悲、感恩和奉献,配合国家建设、创造和谐社会,善济医社积极推动“有国才有家,家和万事兴”、“善与国同在,济与民同心”的宏观信念。
2009年,拿督斯里卓顺发太平绅士JP, BBM(L), PVPA因其在公共服务和社区贡献方面的卓越成就,荣膺新加坡总统颁赐的公共服务星章(BBM)。
2015年,卓顺发因在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方面的杰出贡献,荣获总统志愿服务及慈善事业奖。
2016年,卓顺发因持续奉献长达25年,在社区服务方面杰出的贡献,荣获新加坡人民协会颁发的25年社区服务奖。
2017年,卓顺发因在社区福利和志愿服务领域持续奉献十五年,荣获新加坡国家福利理事会颁发的十五年长期志愿服务奖状。
2018年,荣获《世界营销峰会》“科特勒慈善领袖卓越奖”。
2019年,登上福布斯亚洲“亚洲慈善英雄榜”(Heroes of Philanthropy),荣获中国“华人楷模”2019年度人物奖和慈善领袖奖荣誉称号。
2021年,荣获新加坡人民协会颁发的30年社区服务奖。
2022年,荣获港澳台慈善基金会颁发第17届2022“爱心奖”。
2022年,卓顺发凭借在公共服务领域持续卓越的表现和深远的影响,荣获新加坡总统颁发的公共服务星章(勋条)BBM(L)。
2023年11月24日,受邀出席内政部主办的答谢活动2023,获得由内政部兼国家发展部政务部长费绍尔副教授颁发的五年长期服务奖,充分肯定了拿督斯里卓顺发太平绅士JP, BBM(L), PVPA在太平绅士角色中的贡献。
这种人生的转变,不仅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深深地打动了范文瑂博士BBM。范文瑂博士BBM对拿督斯里卓顺发太平绅士JP, BBM(L), PVPA全身心投入慈善的精神表示极大的敬佩,并表示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能够支持拿督斯里卓顺发太平绅士JP, BBM(L), PVPA共同帮助更多的人。

范文瑂博士BBM70岁生日捐赠善款,不仅是对拿督斯里卓顺发太平绅士JP, BBM(L), PVPA深厚友谊的一种回馈,也体现了她对于慈善事业的承诺。她相信,慈善的最大价值在于无私地回馈社会,这也是范文瑂博士BBM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范文瑂博士BBM认为,慈善的核心是“家庭优先,赚钱之余,回馈社会”。她坚信,慈善应源于自愿,而非勉强,因为只有心甘情愿的奉献,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能够鼓励更多人加入慈善的行列。

范博士与拉丁马士单选区国会议员杨益财、卓主席和拉丁马士社区领袖在晚宴中合影
商业才智结合慈善
创造社会价值
多年来,范文瑂博士BBM在许多国家荣获创业家奖项以及来自各方的赞誉。范文瑂博士BBM的生日捐款不仅是对善济医社的支持,更是对他与拿督斯里卓顺发太平绅士JP, BBM(L), PVPA深厚友谊的最佳体现。这段友谊,从罗敏娜开始,至今已经演变成一段共同促进社会福祉的历程。范文瑂博士BBM对拿督斯里卓顺发太平绅士JP, BBM(L), PVPA的赞誉,不仅是对其商业智慧的认可,也是对其将这种智慧转化为慈善行为的敬佩。

善济医社总部大楼计划明年正式开幕,范文瑂博士BBM对此表示非常期待。她认为这不仅是善济医社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拿督斯里卓顺发太平绅士JP, BBM(L), PVPA个人慈善事业的一个重要标志。范文瑂博士BBM衷心祝愿拿督斯里卓顺发太平绅士JP, BBM(L), PVPA能在未来继续帮助更多的人,让慈善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继续传递爱与希望。
这两位杰出人士共同书写了许多关于友情、慈善与社会责任的美好篇章。他们的故事不仅激励著新一代的商业领袖,也向世人展示了如何将个人成功转化为社会福祉。

范文瑂博士BBM与拿督斯里卓顺发太平绅士JP, BBM(L), PVPA的友谊,不仅是两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更是一种慈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象征。他们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当商业才智与慈善爱心结合时,可以创造社会价值。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更多企业家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温暖和爱。

范博士(左三)与拉丁马士单选区国会议员杨益财(左六)、卓主席(右四)和拉丁马士基层领袖合影
以善为根
以诚为本
范文瑂博士BBM自37岁创业,一直以来秉持“以善为根,以诚为本”的信念,企业由小做大,一步步冲出亚洲。她的成功,扭转了新加坡人对于本土品牌的刻板印象。有感于此,范文瑂博士BBM一直以来也在积极地帮助新加坡中小型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公信力。

范文瑂博士BBM在27年前创业时,就已抱着立足新加坡,放眼全世界的胸怀,从没错过任何一个拓展海外市场的机会。凭著勇气和拼劲,带着学习与谦逊的态度,一步一脚印地去开发每一个市场,把失败当学习,把成功当跳板。她的一生不断学习精进,在古稀之年仍然渴望知识,充满朝气,作为成功的企业家,她在建设事业的同时也不忘回馈社会,感恩所有,并大力支持慈善事业,具有充沛的企业责任感与大爱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深植于她的个人生活,她的经历举措及多个善举也深深影响着周围的人,将勇于求学,刻苦辛勤,大爱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