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元经常被人问,新加坡的物价是不是很贵?大家大概都是受了一些榜单的影响,毕竟新加坡连续多年被评为亚洲物价最贵的城市,有这样的疑问也正常。
但事实上,这个“最贵”是有前提条件的,是按照外派人员的生活标准来评定的,对比的是住公寓和开车这样比较“奢侈”的生活方式。

其实呢,要是你的生活方式比较接地气,像住在员工宿舍、组屋,吃在小贩中心或者是食阁,日常出行依赖公共交通这些,和咱们国内的北上广深比起来,新加坡的物价真的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高。
下面,小元就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跟大家简单聊聊,新加坡消费水平如何?普通人能否接受?
咱们先来说说花费最多的“住”,在新加坡工作,雇佣情况各有不同。一部分雇主会直接为员工解决住宿问题,提供免费的员工宿舍;而另外一些雇主则会选择提供住房补贴,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员工自行拿着补贴去寻找合适的房子租住。
关于费用,如果只租一个单间,就是和房东一起住,或是和其他租客一起住,大概是800-1200新币;如果租单间主人房(带厕所的内种)大概是1300-2000新币左右,这是组屋的价格,价格较为亲民。

其实,我还比较推荐大家考虑组屋的,毕竟它是新加坡政府建设的福利性住房,性价比肯定会高一些。而且组屋周边配套设施也很齐全,食阁、公共交通一应俱全,日常生活超便利。
就算你租的地方离市中心远,坐公交、地铁去上班也完全没问题。要是在市中心上班,想直接在那儿租房,价格肯定高得离谱,还不如选个稍远些的地方,每天通勤。新加坡的公共交通既发达又实惠,算下来,即使你每天从北到南的搭地铁,通勤费用肯定也比在市中心租房省得多。

公寓的话,小元就不建议大家考虑了,它就类似于咱们国内的商品房小区,有封闭小区环境,内部配套设施齐全,住的肯定是会舒服一些,但这个价格吧确实让人有点承受不起了。那薪资高的朋友,负担得起,咱们就不说了,对于咱们普通的打工人来说,不建议大家考虑,即使是合租,算下来也是“肉疼”。
说完了“住”,咱们再来看看“吃”的方面。这也要分情况来讨论,如果你是在新加坡商业中心附近工作,那在附近食阁吃一餐花费个8-10新币还是比较常见的,毕竟在商业中心,租金成本高,人力成本也相对较高,这些因素都会反映在物价上。
普通住宅区楼下的食阁,通常一顿饭5新币左右也能够解决。比如一些常见的鸡饭、粿条汤等基本在这个价格范围,甚至有一些更实惠的选择。像一碗鱼圆面平均售价约4新币,两菜一肉的饭平均价格上涨后也差不多在5新币上下,吃的有多好咱不敢保证,肯定是能吃的饱饱的。

如果自己买菜、肉、米面等食材回来简单加工一下,就更便宜了,但是你要提前跟你的房东确认,能不能在家里开火。
咱们就拿你可以在家简单做点东西的情况来说,在超市购买食材的话,一周食材花费40-50新币左右,一个月按4周算,大概就是160-200新币,再加上一些调料、食用油等其他开销,300新币是足够的。


再次就是通勤费用,看你住的位置,如果按照每天从北到南搭地铁,大概一个月也就100新币左右,如果你住的就是太远了,你可以办个月票,新加坡的公共交通月票价格为128新币,可在有效期内无限次搭乘地铁和巴士,对于每日通勤距离较远、次数较多的人来说,购买月票比较划算。
不过住的远点房价会便宜点,这点地铁钱也就不算什么了,然后水电费宽带费电话费加起来大概200绝对够够的,省一点也就100多吧。

剩下就是买衣服的费用了,新加坡这边比较热,衣服都是穿夏季的衣服,像小元之前都是在国内带过来的,说实话还真没怎么在新加坡这边买几件衣服。无非就是买点短袖短裤什么的,基本上就是30-50新币,就能穿的不错了。
而且一般来工作的,尤其是服务业、制造业之类的岗位,都是提供工作服的,你也没有机会穿自己的衣服,所以可以的话,咱们就从家里多带几件儿衣服来就可以了。顺便说一句,新加坡这边有很多很低的低奢品牌,在国内卖的贵,这边就比较划算了,如果你是爱购物的女生,你一定会比较感兴趣的。
好了,我想说的大概就这么多了,但是具体花销还是得看自己的生活习惯,我说的这些仅仅是给大家一个参考,毕竟消费没有上限只有下限。
